不過這個事兒,林安安打算讓林常勝自己決定。
一來是看看林常勝對老家的態度如何,二來,她可不想想替林常勝背鍋。以后老家的人對生活費不滿,那也是林常勝自己的決定。別回頭說他啥也不知道。
到了八月十號,林常勝就回來了。
他自從從老家回來之后,和林安安鬧了那么一場,大概是心里不舒坦還是咋樣的。反正就一直沒回家。
林安安和徐月英對這個情況也都不奇怪了。
倒是他突然回來了,還和徐月英說以后每天都回來,還挺讓徐月英好奇的。吃飯的時候問,“老林,怎么現在回來次數多是工作不忙了”
林常勝道,“這不是快出成績了嗎,總不能安安去念大學了,我才知道這事兒吧。”
聽到這話,徐月英頓時膈應了。
“她對你那個態度,你倒是還愿意對她好。”
“啥態度了,這事情上面,我也要負責任。”林常勝覺得自己雖然沒有害孩子動心思。可是孩子確實吃苦了,作為孩子爸,他還是有責任的。
聽林常勝處處維護林安安,徐月英也就沒興趣說話了。
然后念叨著,也不知道什么時候出成績。這要是考不上可怎么辦。
林常勝臉就拉下來了。
正好林安安從食堂回來,林常勝咳了咳,繼續吃飯。
林安安坐在飯桌這邊來,倒是讓林常勝驚訝,“高考成績出來了”
林安安道,“沒那么快,是關于老家的事兒和你商量。家里生活費,還照樣給嗎”
徐月英一聽,氣得抿唇。只要想到自己孩子那個樣子,她是一分錢都不想給老家的。
林常勝之前也沒想過這個問題。他對這些事情向來是不上心的。也不是很計較這個錢的問題。
不過林安安提起來了,他就認真想了起來。
然后決定,標準降低。
林安安道,“什么標準我大伯和三叔是一分錢沒給我爺奶的。我爺奶也在自己掙工分。”
林常勝道,“他們生養我一場,別人給不給我管不著,我自己得給。只是我對家里那個生活費需要多少,確實不是很清楚。”
林安安就給他幾個數字選擇,每月三元錢的標準,光是買米肯定夠吃了。而且農村一般不用買米,奶奶如果買肉,夠吃好久了。加上爺爺的,三塊錢,兩人肯定夠花。
五塊錢的標準就是糧肉吃足。
十塊錢就是還能結余一半。
這以上還是基于兩老都不下地干活的標準。
因為之前有對兩老的補償,所以現在兩老的標準是十塊錢每月。年節還有錢和物品補貼。
林常勝想了想,就選了中間的標準。“年節就算了。”他心里很清楚,年節的東西寄回去了,也是給其他兄弟們吃的。他不想給。人家一口飯都勻不出來給他孩子吃,他有必要上趕著給人送錢
至于之前的那些年被克扣的補償款,在看到安安以前的模樣之后,他也不想給了。
那些年,爹媽本來年紀也不大,那些錢其實也是感謝他們照顧孩子的。
可是孩子都養成那樣了爹媽對他感情也就那樣吧。
林常勝不能想,一想就憋屈。他又提醒林安安,兩個小的燒了家里的房子,答應了要賠償的。讓她算一算寄回去。
林安安問徐月英,“阿姨要負擔一半吧。”
徐月英氣得瞪眼,“不是我要送孩子回去的,他們還那樣對我孩子。我一分錢都不給”
林安安也不強迫她,“行,回頭我寫信回去說清楚情況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