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找了別人幫自己調查林安安的情況,但是自己也沒少關注林安安的信息,比如林安安寫的文章。他全都找出來看了。
看完之后,就猜測,林安安寫的其實就是她自己的文章。
這孩子真是吃苦了。
姜越山也從林安安這文章里看出來,她的母親不在了。當時心里就特別難受,但是看到林安安的生活情況之后,比傷心更多是生氣。
畢竟小妹離世的可能,他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但是沒想到孩子會這么苦啊。
他一生氣,自然罵的是林常勝了。他還是特意找首都的人問的,旁敲側擊的問那個寫文章上報紙的林安安是誰家的孩子啊,真出息。
然后聽到對方給他說了一堆事兒。
什么孩子在老家過得苦啊,長很大才來首都。來首都之后也經常被這邊的弟妹欺負。
這是人干的事兒
他正罵著,正好,之前找的調查林安安的人,也打電話過來了。除了姜越山自己打聽到的信息之外,就是關于林安安母親姜玉華的信息。
對方還特意找了林常勝老家東陽縣的朋友,幫忙去小八角生產隊打聽的。這才知道,林安安的母親雖然不叫姜玉畫,但是卻叫姜玉華。
也就一字之差。而且對方也是逃難來到東陽縣。
到了東陽縣的時間,和當初姜越山老家出事兒的時間也是前后的時間。
另外還有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比如姜玉華是識字的,口音是南方口音。林安安長得就像她的媽媽。這是問過小八角生產隊好些老人,才確定的消息。
但是姜玉華已經在建國前就已經去世。
確認信息之后,姜越山還是眼眶發熱。人找到了,卻已經沒了。
曾經的家庭中,最后一個親人也沒了。
姜越山心情很沉重。
回憶著以前一家團聚的日子,又想起在學堂上課,回來手把著手教幼妹寫字的場景。
小妹也識一些字的,所以名字應該是故意改了。也是,初逢大難,她大概也謹慎,覺得改名之后更安全。
難怪他尋人啟事,一點消息也沒有。不過想到姜玉華離世的時間,就算沒改名,她也看不到那篇尋人啟事了。她在建國前走了。
當時林常勝被拉了壯丁,大概也讓小妹想到了老家的情況,他似乎都能想到小妹當時的心情。必定是萬分恐懼和悲傷的。萬惡的戰火,奪走了多少人的親人。
姜越山的這個情緒一直持續到了家里。他夫人劉云關心道,怎么了”
姜越山嘆氣,“有小妹的消息,可消息不大好。”
劉云聞言,還真是震驚了,這都多少年了,可算是消息了,“什么消息,人找到了”
“找到了,但是人不在了。”
姜越山惆悵道。
他講了自己如何發現林安安的照片,又說起自己很懷疑,然后再找了信得過的人調查。然后查出來的信息,確實是和小妹有關系的。
劉云道,“這聽著倒是十有八九了。那我們是不是要去看看你這走得開嗎”
姜越山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干部,他這是在邊境,任務重大呢。是不可能隨便離開的。
我走不開。”姜越山道。雖然戰火已經沒了,可是隔壁那鄰居一直不老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