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通過學習,仿佛腦子也不容易生銹。容易讓她們偶爾回憶到念書的時候的事情。
李娟將自己的學習資料留給了這里的伙伴們。希望能讓她們有所幫助。
然后拎著行李就走了。
坐上了連隊的車,一路到了實驗區。
在這里,她跟著一群被選上的人,分配地方。
在來領人的人里面,她一眼就看到了林安安了。這是林老師。
她高興的打招呼。
林安安聽到喊聲,也看到她了,笑著走過來。
“歡迎你的加入,李娟同志。”
這話讓李娟淚流滿面。她終于加入這里了。她靠著自己的努力,改變了自己的未來。
和李娟一起加入的,還有另外一個男同志何剛。這兩人都是考試成績最優異的人。何剛所在的連隊比李娟條件好一些,而且都當上那里的文員了。只不過他更向往的實驗區里面的知識,所以還是選擇放棄已有的工作,來了這里。
這兩人一來,吉春梅和閆磊就和他們交接手里的工作。
雙方都很配合,所以這個過程很快。只不過兩個新人目前能力肯定還是不夠的。還得林安安他們培訓。
等交接結束,吉春梅和閆磊就背著包裹走了。回學校去了。
走的時候,大家也只送到試驗區門口。最初的離別情緒早已過去了,大家都很坦然地接受了。
而且開年真的忙,要帶新人,還要安排培訓工作。
閆磊走了,這上機培訓的工作,自然還得是林安安。
計劃趕不上變化,林安安可真是深刻的感受到了。好在她研發的那個程序還是好用的。第一堂培訓課,林安安就用上了。按照程序指令一步步的操作計算機,這還真是一個特別好的教學辦法,不需要林安安一步步的教了。
這樣一來,她只需要在邊上看著就成。
第一節上機課,讓這些培訓班的人感受到了計算機的魅力。對這個大機器愛不釋手。
但是最初的時候,是碰都不敢碰的。
等開始操作之后,就發現了它的神奇之處。驚嘆于它強悍的計算能力。
培訓的時候,林安安基本不用操心,所以倒是可以安安心心的看資料。
邊培訓,邊看資料。啥事兒也沒耽誤。
就在林安安埋頭苦學的時候,秦教授和宋教授共同研發,聯合機械物理研究室一起研發設計的自動農業機械終于完成了。
有了具體數據,才開辦的機械廠就開始生產第一臺樣機。
工人們連夜加班加點的趕制這個大機械。
當收割機在試驗田里面收割了長出來的雜草
之后,獲得了一陣歡呼的聲音。
聲音可比往日里都要大。
其他一些科研成果,離大家都太遙遠了,但是這個收割機,對于建設兵團來說,太實用了。
可以節省太多的勞動力。
這要是有更多的這樣的機器,能多開多少田地啊。
就算干的活不如人工細致,可是這也將就著能用。
試驗成功,秦教授他們自然是信心十足,并且告訴領導們,收割機只是其中一種罷了。有了收割機,證明這個設計是沒問題的。到時候還能搞播種機之類的。只需要改程序就行了。
這可讓姜越山也十分歡喜。覺得這又是一個開年的開門紅。
唯一讓他頭疼的是,成本太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