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安安還是幾年前看到這兩人的。她記憶中,這位母親很優雅,當閨女的脾氣不大好。反正對她哥挺不客氣的。
當時她也沒弄清楚這兩人的關系,只憑借這態度,就把對方給懟了一頓。
后來知道之后,也挺生氣的,覺得懟輕了。
特別是后來根據二哥和明希姐說的一些信息,更是知道大哥小時候受的委屈。對那家人更反感。
這個事情確實有時代的造成的因素,那個當母親是受害者,但是最終承擔這個苦果的,是同樣作為受害者的大哥。
好好地回個家,結果被親爹嫌棄了。還要往外送。
所以這個事兒,是李家欠了她大哥,而不是她大哥欠了李家。
李家人壓根就沒資格對她大哥甩臉色。結果這兩人對她哥那個態度,就很讓林安安不喜歡。
大哥隨了他們的意思,離開那個家了。那大家相安無事,老死不相往來也好啊。
結果還主動上門來膈應人
就算當初的事兒沒她們的錯,那現在難道是誰的錯
林安安都懶得應付她們。既然之前就知道大哥的態度了,那也沒必要應付。她拉著姜明毅,“哥,咱進屋去包餃子去。”
姜明毅點點頭,進屋去了。
李清露見狀,頓時覺得沒臉。她和她媽都主動上門了,竟然得到這么個待遇。
而且她媽還主動的示好,笑臉迎人,人家就這個態度
她拉了拉她媽,想離開這里。
曾蔓把她拉了一把,讓她忍忍。
然后繼續笑著和劉云寒暄,“嫂子,咱這都來了,能不能進屋說會兒話這在外面讓人看到,也不是很合適。”
劉云自然不想讓人看自家的笑話。不想明毅被人當做談資。
她板著臉道,“進去說話可以,但是我可沒準備你們的飯。”
對于李家人,劉云是沒好臉色的。她現在還記得,當初和老姜聽到消息之后去接孩子,看到孩子暗淡的眼神。
明毅盼了十年的父親,最后選擇不要他。
當時孩子打擊挺大的。
后來接回了姜家之后,哪怕她和老姜對孩子再好。孩子也沒有安全感。
那會兒在家里什么活兒都搶著干,她和老姜教育他的時候,那可真是一句話都不會反駁的。
哪怕后來慢慢的養好了,也有安全感了,但是這個性格卻一直改不了了。別的孩子十多歲都會鬧性子,明毅從小到大就沒鬧騰過。乖得讓人心疼。
反正李家兩口子這事兒辦得挺讓人心寒的。
一場誤會里面,明毅和曾蔓都是受害者,但是最終卻是以放棄明毅來成就他們一家三口的幸福生活。
面對劉云這個態度,曾蔓也沒說什么,只是臉色難看,笑得勉強,“我們坐一坐就走。”
說著,拉著李清露進了屋里。
姜家的環境是簡樸為主,干干凈凈,
擺設很簡單。在李清露看來,一點也不夠氣派。別說和她姥姥家的大洋房比了Θ,就是和她家在軍區大院的房子比,都比不上。
她家的房子是小洋樓,屋里都是她媽親手布置的,墻上掛著油畫,家里有裝飾的臺燈,有鋼琴,還鋪著地毯。
別人走進她家里,都要驚一驚。
長期在這樣的環境里生活,李清露是真的看不上姜家的環境。所以是一點都沒覺得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