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證沉思好半天,最終決定試一試,“我不保證一定能拼出來。”
秦知微現在是死馬當活馬醫了,鼓勵他幾句就先離開了。
回到警署這邊,盧哲浩不再對三名嫌疑犯熬鷹審訊,打算等dna出來,直接跟這三人比對。
法醫剛剛說了初步驗尸結果,尸體主人年齡是四十多歲,男性。擊打傷的角度和力度以及作案工具跟最近幾起兇殺案一致。
秦知微斷定他極有可能是兇手犯的第一個案子。因為是第一次,太過緊張,失了準頭,沒能將對方擊暈。后來直接將對方殺死。沒能完成貼加官儀式。隨著犯案次數越來越多,他的手法越來越靈活。
重案a組開始翻遍去年和今年一年所有失蹤人口。
香江平均每年失蹤620人,排除性別和年齡,只剩下十三人,再排除家境,只剩下兩個。
就這兩個,在警察打電話過去詢問,從他們的家人口中得知他們在國外,前段時間打電話回來了。
得,這條線索又斷了。
“沒有人報失蹤”盧哲浩讓大家別灰心,“等法證那邊驗到dna,我們就能知道死者的身份。”
他們在這邊等法證那邊的檢驗結果,公共關系科的孔督察急得上火,跑過來詢問進展。
秦知微和盧哲浩不想在調查案子中透露案情。于是孔督察跑去找faker求救。
faker將兩人叫到辦公室詢問他們是不是有嫌疑人,“可以稍微向媒體透露一些。jessica,你之前破了好幾起案子,市民都在稱贊你,警隊對你期望很大,但是現在接一連三死人,媒體拱火,市民把我們香江警隊罵得狗血淋頭。為了挽回聲譽,還是稍微配合下孔督察的工作。”
王德水起訴香江警署的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警察的公信力下降得厲害,許多市民堵在警局罵他們無能。這也給他們辦案帶來難度,秦知微理解孔督察難做,答應會配合。
盧哲浩只能向孔督察透露,他們從尸體衣服上找到dna,很有可能是兇手的血,只要與三名嫌疑人比對就能確定誰是兇手。
孔督察想詢問更多,盧哲浩卻怎么都不肯說了。
由于這血已經過去一年多,需要精密儀器才能檢測出來,要等一周以上。
在孔督察透露案情后,報紙上的批評聲終于少些。
轉眼過去幾日。dna報告出來了。與三名嫌疑人并不匹配。他們又從香江dna庫查找,依舊找不到累犯。畢竟香江的dna庫是五年前才開始建立,只錄這
五年犯罪者的dna。如果沒有犯過罪或是沒被抓到,dna庫里是沒有的。
案件一度陷入停滯。
秦知微也是頭一次發現查案其實并不容易。
發生案子,第一調查死者身份,確定死因;第一步調查死者關系網。第三步調查誰最有可疑,結合對方的行兇動機,鎖定嫌疑人;第四步找證據;第五步拿到嫌疑人口供。這五步按照困難級別依次遞進。
但是查案并不都是按照這一一三四五步來,有時候順序會顛倒。就比如現在,他們直接跳到第四步,別以為跳到第四步就簡單了不是的,一樣讓人抓狂。
秦知微頭一次懷疑自己的能力。明明她學了那么多知識,明明她還有金手指,但是她鎖定不了嫌疑人。她心頭有火,嘴角長了泡。這些警員不僅不怪她,反過來勸她,“想開些。你也不是神仙。有時候案子就是這樣。怎么都繞不過去。說不定某天兇手大意了,被警方無意間抓了,錄入dna,我們就把案子給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