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第六章
昨兒個太后壽宴,文昌侯府本應該闔府赴宴,無奈老太君年紀已經不小了,比太后還年長幾歲,在經受過丈夫和兒子一同去世的打擊后,身子更是大不如前,每況愈下。
這才有了三年后病重,回到故土落葉歸根的情節。
太后昨兒個只下了口諭,還沒正式頒明旨,明旨得等到欽天監算好良辰吉日了,填好婚期后一并送來。
老太君晚間睡得早,怕是根本不知道這樁事。
一覺睡醒發現多了個孫女婿,居然是昏迷了三年之久的鎮安王
而且估摸著也聽說了姜穗當著一眾妃嬪和官員眷屬,剖白心跡的“光榮事跡”。
這擱誰身上都得急
老太君在原書里倒也是個值得欽佩的人物。
她是無上皇親封的縣主,出身武將之家,雙親都在戰場上喪了命,身世坎坷,被太皇太后帶在身邊教養了數年,養到十八才舍得讓她婚配。
雖她老人家和姜穗她們這一房關系不冷不熱的,但當年為了讓文不成、武不就的庶子順利襲爵,也是出了不少力氣的。
現在文昌侯姜敏行身上的那份閑差,那也是老太君舍下臉面,刷了不知道多少人情卡求回來的。
即便是現下,老太君的親孫子已經長到十五歲,她老人家也沒想著去耍什么腌臜手段,悄默聲兒地奪回本屬于大房的世子之位。
而是對大房和二房的孫子一視同仁,讓二人一并去到頗負盛名的白鷺書院讀書。
甚至原文劇情里,老太君聽說原身恩威并施地讓女主給男主當側妃,還拖著病體,不遠千里地從江南老家回到京城,苦口婆心地勸原身不可如此。說若真的那般,來日成就的必不是娥皇女英的佳話,而是一樁孽緣。
當然了,原身連太后的話都不聽,就更別說這位沒有血緣關系的祖母了,根本就把她的話當成耳旁風。
后頭沒過多久,老太君就壽終正寢了,不然若能活到故事最后,怕是也要像太后似的,被氣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對著這樣一位長輩,即便是她嚴肅了些,平素里和原身也不算親近,姜穗也很難生出惡感,只是暗暗苦思對策。
果然,才剛進老太君住著的松鶴堂,就看到一個鶴發雞皮的老婦人端坐在廳堂上首,嚴陣以待。
她身穿一件寶藍色碧霞云紋聯珠錦衣,頭戴盤金繡花鳥紋抹額,一頭銀發抿的一絲不亂,臉上溝壑叢生,兩道法令紋更是如刀削斧刻一般深重,不怒自威。
平心而論,老太君的氣度威儀其實并不如太后,但不同的是,太后即便是在壽宴之后,看向姜穗的眼神都是含著慈愛的。
而這位老太君,跟原身沒有半點血緣關系,說是祖孫,其實也就是面子情,看起來可就威嚴肅穆多了,跟個活判官似的。
她老人家公正言明,即便是面對沒了父親的親孫子,那也是一是一、二十二,眼里揉不得半點沙子,該請家法的時候
絕對不手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