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第十七章
姜穗起身告辭,鄭太妃親自相送。
看著兒媳婦若有所思的凝重神色,鄭太妃再不好意思開口勸什么,一直到姜穗的背影變成了一個小黑點,她才失魂落魄地回屋去。
章姨母還坐在原來的位置沒動。
鄭太妃縱是泥捏的菩薩,不覺也帶出了幾分火氣,蹙起秀氣的眉頭不悅道“方才我本是要好好同她說的,你突然橫插一嘴做什么”
章姨母毫不畏懼,只賠笑道“我這不是等了許久,看時辰不早了,還當大姐早就同外甥媳婦說了。唉,也是怪我多嘴。但大姐也知道,咱們這樣上了年歲的,一年光景不比一年,近來我這身子是越來越不好了又想著外甥媳婦那樣的高門貴女,自小受過精細的教育,想早點把這中饋之權交到她手里。純粹是心急之下出了紕漏”
這話一出,鄭太妃就顧不上同她生氣,臉上只剩糾結之色了。
容慎剛受傷那會兒,家中是鄭太妃一人主管內外事務。
后頭收容的人越來越多,她便力不從心了,把一半管家權分給了章姨母,讓她去料理府里二百余口人的飲食起居。鄭太妃則負責外院那些人。
兒媳婦是有口皆碑的能干人,若她早過門一些,哪怕只是一年半載,家里光景好些的時候,鄭太妃絕對二話不說地放權。
可現在現在就不叫放權了,那叫把爛攤子甩給別人
不知道的還當她這婆婆肖想兒媳婦的嫁妝,去填補窟窿呢
可若是不交,那兒媳婦這王妃豈不是就成了在章姨母手底下討生活
實在是讓人難做。
馮媽媽素來注重規矩,一直沒在主家說話時插話,此時輕咳一聲道“章夫人身子不爽利府里多得是大夫,也有御醫出入。若都查不出原因,別是水土不服,得回老家休養生息。”
章姨母怎么可能回老家呢且不提婆家那些叔伯兄弟,光說這幾年,若不是背靠鎮安王府,怕是自家那些個家產都要坐吃山空了。
于是她也不接口了,話鋒一轉,拉著鄭太妃的手,一副心疼模樣地道“外甥媳婦再好,終歸是小輩,姐姐到底是她婆婆,更是伺候過先帝爺的,哪兒能這般鞍前馬后的罷了罷了,我便拖著這副病體再為姐姐操勞一二,不然姐姐將來怕是”
鄭太妃想反駁她,雖她和兒媳婦接觸很少,但她到底是在深宮中混跡多年的,雖不聰明,卻也不至于好賴不分。
就這樣的兒媳婦,滿京城的青年才俊任她挑選,遠的不說,宮中就有個適齡的三皇子。
偏她誰都不中意,主動提出來給自家兒子沖喜。
光是這份情意,就很難讓人不動容。
更別說方才章姨母大辣辣地說出府里的境況,一絲委婉轉圜都不曾有,換成別家嬌滴滴的高門貴女,新婚第二日知道夫家內里是這樣的光景,早該鬧翻天了。
姜穗不是,她固然震驚,場面上卻沒
有給人難堪,只說自己需要安靜地待會兒。
無奈鄭太妃嘴笨,章姨母的話又跟連珠炮似的,根本不給她接話茬的機會,說完便捂著臉嗚嗚咽咽哭起來,一時哭自己命苦,人到中年死了丈夫,一時又哭自己的外甥,說天妒英才云云。
鄭太妃心腸軟和,又聽她提起兒子昔日的風采,便也只顧著相對垂淚。
一時間屋內哭聲交替,只剩個臉色鐵青的馮媽媽。
一直哭了小半個時辰,章姨母才從靜心院離開,回到了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