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云在賣煎餃之余,看了隔壁的煎餃攤幾眼。
那個賣煎餃的男人很年輕,也就二十出頭的樣子。
他的煎餃攤幾乎完全就是學她的,這人用跟她一樣的鍋,一樣的煤爐,甚至也在紅紙上寫了“東北煎餃”四個字,然后貼在一塊木板上當招牌。
甚至幫他包餃子的,也是一對跟姜瘸子夫婦差不多年紀的夫婦,不出意外的話,那應該是他的父母。
此外,還有個瞧著只有十幾歲的小姑娘負責賣餃子,這小姑娘跟他長得很像,應該是他的妹妹。
這分明就是復制了她的攤子,來搶她的客人。
姜麗云所在的九曲鎮,在古時候是個縣城,本身人口就多,又因為它位于江南魚米之鄉,離省城還很近
上輩子到了后來,這里發展得很好,鎮上常住人口有兩萬,總人口十多萬。
雖然這時候鎮上的人沒那么多,鎮子也比后來小,但適合賣早餐的絕不止這么個地方。
現在兩個一樣的煎餃攤放在一起,他們的客人肯定會被分走一部分。
至于再往后不出意外的話,誰家能踏踏實實好好做生意,誰就能留住客人。
上輩子類似搶生意的事情,姜麗云也是遇到過的,她一直在小學門口擺攤,后來店鋪也開得離小學不遠,而附近的早餐店,并不止他們一家。
有些店,賣的還是跟她一樣的東西。
只是有些店能長久地開下去,有些店開一段時間就關了。
她的店能一直開下去也是有原因的,她店里的東西價格實惠,做包子餃子用的原料還非常好。
比如做餡料的肉,她一直都是用豬前腿肉,不會用那些不好的肉。
有些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會用豬身上零零碎碎不好的肉來做餡料,也就是姜利海從大城市買回來的那種。
豬身上有些肉,是大部分買肉的人不會買的,比如豬脖子上帶著淋巴的肉。
這些肉的價格非常便宜。
它們倒也不是不能吃,清洗干凈把淋巴去除就行了,不過有些攤販為了節省成本,會用這些肉做肉餡,他們甚至懶得清洗以及去除淋巴。
他們不是只用這些肉,還會摻雜好肉,客人不一定能吃出來,但九曲鎮到底是個小地方,他們做的事情,別人不可能一無所知。
菜市場賣肉的那些人相互之間都認識,他們知道哪家早餐店用的肉好,哪家早餐店用的肉不好。
這些,他們是會跟周圍人說的。
上輩子,她的早餐店在這些人里口碑一直很好,雖然有時候會被搶走一些生意,但有一批老客,從未虧過錢。
到后來,附近小學和幼兒園的教師食堂,還會跟她買包子給老師吃,就因為信得過她。
她的網店越開越好,將鋪子盤給別人的時候,那些人還挺舍不得她的。
老百姓的要求其實很低,店家用的原料好,賣的早餐價格實惠不難
吃,他們就會一直光顧。
至于做出絕頂美味就是普通的包子餃子,不可能做出絕頂美味來。
姜麗云覺得自家的餃子不差,也就不在乎有人搶生意。
按照她的經驗,遇到搶生意的人不用去管他們,只要像之前一樣,按照自己的步調做好餃子就可以了。
時間長了,客人會知道哪家的早餐最好。
更何況她正琢磨著要賣炸雞呢
炸雞下午賣比較好,早上生意太好她就沒力氣在下午的時候去賣炸雞了,所以現在這樣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