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工作既然已經做好,干脆馬上去賣,拖拖拉拉的沒意思。”姜麗云道。
猶猶豫豫一直不去干,只會錯失時機。
吳小春想到自家蓋房子拖拖拉拉的,又愧疚了。
賣炸雞兩個人就夠,姜麗云沒把姜瘸子夫婦叫上,而是跟馮易一起走。
而他們剛走沒多久,姜二嬸就向跟著馮易回來的姜二叔抱怨“他們這是把我們家的拉車當他們的了,就知道占我們家便宜。”
“你少說幾句。”姜二叔道。
姜二嬸可不聽“昨晚上他們又做炸雞了,一口都沒給你吃你惦記著你哥,人家可沒有惦記你。”
“我家蓋房子,我哥也來幫忙了。”姜二叔道。
“他瘸著一條腿,能干個啥”
那自己這些天其實也沒干什么重活姜二叔板起一張臉教育姜二嬸“兄弟之間要互相幫助,你不要整天就惦記著那三瓜兩棗,拉車我們平時又不用,讓他們用一用怎么了如果是我們家老大跟老二借拉車,老二不借你什么感覺”
姜二叔滔滔不絕地說起來,剛才還兇巴巴的姜二嬸抱起小孫女往外走“我去地里摘點菜。”
姜二叔說得意猶未盡,轉身去了隔壁,打算“教育”一下自己的哥哥,順便打聽姜麗云要做什么。
姜麗云上輩子重生前,幼兒園放學非常早,一些家長下班后去接孩子,甚至趕不及。
但這時候,鎮上的公立幼兒園四點四十才放學,家長四點半下班后去接剛剛好。
當然很多孩子是老人接,一些老人閑著沒事,甚至早早地就來了幼兒園門口排隊。
姜麗云將拉車停在幼兒園附近,然后升了煤爐,放上一口鍋,又往鍋里倒進去大豆油。
有人好奇地看著他們,但沒人上前詢問,姜麗云正好可以慢慢來。
等油溫變高,她就將裹上了面糊的雞架放進油鍋里。
鍋里的油“滋滋”作響,油炸雞架的香味很快傳開
幾個來這邊等孫輩放學的老太太忍不住過來,詢問姜麗云“這是什么”
姜麗云道“我這賣的是外國炸雞外國人就喜歡這么吃雞,他們在北京開的店,生意可好了我這就是按著人家的秘方做的”
說著,姜麗云還指了指倚靠在拉車上的那塊木板。
這木板上貼了一張紅紙,上面寫著四個大字“外國炸雞”。
這四個大字下面,則是幾行小字“炸雞腿、炸雞架一元,炸雞塊、炸雞翅、炸雞翅根五毛,無骨雞柳五毛一份。”
這個定價不便宜,畢竟
這時候的人工資低。
但這時候也是有有錢人的,而且炸雞成本本來就高,在鎮上又是獨一份兒,賣貴點也正常。
“這有點貴。”一個識字的老太太開口。
“嬸兒,這東西費油,還是我花錢買了秘方才做出來的,成本不低。”姜麗云道。
說話間,炸雞架的香味越來越濃郁。
一個打扮在這時候堪稱時髦,穿著大紅牡丹花紋外套的老太太率先開口“給我來一份無骨雞柳。”
“你眼光真好,這無骨雞柳全是肉,特別劃算。”姜麗云笑道。
姜麗云琢磨著想要賣炸雞,那是一個星期以前的事情了。
而這段時間,她一直在做各種準備,購買各種賣炸雞需要的東西。
這會兒,她先將無骨雞柳下鍋炸至金黃,撈出之后放一邊瀝干油脂,然后又將一張干凈油紙卷成圓筒狀,把無骨雞柳放進去之后,再插上一根竹簽遞給那個老太太。
十年后鎮上的人賣無骨雞柳,會用專門的紙袋來裝,但這時候買不到紙袋,就只能這么簡單裝一下了。
五毛錢的無骨雞柳其實不多,但它好吃那老太太連吃兩根,又問姜麗云“別的也都這么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