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是周六。
這會兒周六上午是要上課的,姜麗雨照舊去讀書,姜麗云他們也照舊去擺攤。
白羽雞降價,姜家人的生活并沒有受到影響,甚至因為賣炸雞的成本變低,賺得還多了點。
一家人來到早市上,姜麗云就看到市場上有很多人在擺攤賣白羽雞,這些擺攤的,都是附近的村民。
他們生意是有的,但并不好。
鎮上總共才多少人這些人不可能天天吃雞肉。
賣雞的農民把雞籠放在自己面前,愁眉苦臉地看著那些來早市買菜的人,相熟的人,還聚在一起聊天。
“都說養雞能賺錢,我才養的,誰能想到”
“我現在真的看到這些雞就來氣,只知道吃”
“這雞要是不賣掉,我們家都沒錢過年。”
“我弟弟剛蓋完房子,沒錢養雞,他之前一直羨慕我,現在變成我羨慕他了。”
馮老頭的攤位上也多了一個雞籠子,他現在一邊賣菜一邊賣雞。
跟其他人相比,他在賣東西這件事情上有經驗,有人路過就會主動招呼對方“來看看啊,新鮮的菜,肥肥的雞”
“要買雞不你買雞的話,送你兩把菠菜。”
“我這雞賣得比別人家便宜”
白羽雞市場價越來越低,主要就是有些人為了能把自家的雞賣出去,會給客戶一個比別人家更低的價格。
馮老頭就又降價了,還送蔬菜。
在他眼里,菜是地里長的,沒啥成本,以前他可能還要買肥料,自從養了雞之后,一群雞天天在那邊拉,連肥料都不用買了。
所以這菜相當于是免費的,送了不心疼。
但對鎮上的人來說,送蔬菜挺有誘惑力的,有些人本來不想買,現在也買了。
然而馮老頭就算把白羽雞賣了出去,也是在虧錢。
他心情不好,下意識就看向不遠處的煎餃攤。
姜麗云的煎餃攤的生意已經穩定下來。
九曲鎮是個大鎮,鎮上光工廠就有好幾家,這幾年還出現了一些個體戶鎮上收入高的人,還是有那么一批的。
這些人不缺錢,舍得花錢買煎餃。
時不時的,還有一些收入不那么高,或者偶爾來鎮上的農村人,會想要買點煎餃嘗嘗。
她一天就賣一千六百多個煎餃,輕輕松松就能賣完。
賣煎餃是不會虧本的馮老頭現在一看到姜麗云就羨慕。
其他那些賣雞的人也羨慕。
他們要是會做煎餃做炸雞就好了
唉,他們養的雞可怎么辦好
鄉政府里,幾個干部也在發愁“他們養的雞可怎么辦好”
一開始公社里有人養雞致富,他們是很高興的,還表彰了一番,并大力推廣。
他們想讓他們
鄉的那些人,家家戶戶都養雞,一起發家致富
誰家賺了錢,大家都是會去學的,還不等他們花力氣宣傳,公社里養雞的人就越來越多。
他們正高興呢,雞賣不出去了
其實他們也是想過辦法的,聯系了一些人想要幫公社里的人賣雞,但從今年開始養白羽雞的,并不只他們公社
其他公社,甚至隔壁縣,也有很多人養白羽雞
他們能聯系上的銷路,早就被人搶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