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領導卻是握住姜利海的手“謝謝你,真的太感謝了”
孫金山“”為什么不跟他說謝謝
姜麗云出的這主意,給孫金山和姜利海省了很多事情,讓他們不需要花錢請人收購白羽雞。
這對孫金山和姜利海來說是好事,對公社干部來說,其實也是好事
雖然底下的人要忙上幾天,但也不過是給雞稱一稱分量,記錄一下,甚至村里忙不過來的話,可以再分派給下面各個小隊,讓生產隊隊長負責收購的事情。
收糧食什么的,本來就是下面的生產隊組織的,大家都有經驗
從頭到尾,公社這
邊不用拿出一分錢,多好
關鍵是,這件事有公社插手,那老百姓就會記著公社的好。
年底匯報工作的時候,他們甚至可以說在他們的協助下,鄉里的老百姓賣掉了白羽雞。
幾個干部看著姜利海和孫金山的目光,特別柔和。
聽孫金山說公社這邊可以安排人一起去上海,他們更是一口答應,甚至決定不只一個人去,而是從他們中間選三個人去,就當是考察上海市場
孫金山和姜利海“”他們以為公社只會派個“小兵”跟他們一起走,監督一下他們,沒想到公社竟然打算去三個干部。
他們船上的環境可不太好
他們平常出差,壓根不是去享受的,而是去受罪的,全程不能洗澡不說,睡覺的地方也特別小,甚至直接是睡地上的。
也因為這樣,在磚瓦廠運輸隊工作的,都是二十幾歲三十幾歲的青壯年。
這幾個公社干部年紀都不小了,最年輕的都有四十多歲,也不知道他們受不受得了。
老百姓習慣喊“公社”,但其實在幾年前,公社已經改成“鄉”了。
這會兒鄉和鎮是同一個級別的行政單位,鄉政府的人挺多的。
跟姜利海和孫金山談話的,有鄉里的書記、人大主席還有兩個副鄉長,鄉長和副書記不在。
談過話,這些人立刻就叫了幾個在鄉政府工作的年輕人過來,讓他們抄寫姜麗云寫的收購辦法,順便給各個村打電話,讓每個村的村長、書記,乃至生產隊隊長都過來。
鄉長、副書記還有其他一些主要的鄉干部,他們也找人去通知了一下。
今天是周六,有些人沒上班,但大家普遍住得不遠,招呼一聲之后,下午就能來鄉政府開會了。
等開完會,晚上讓生產隊隊長挨家挨戶跑一下,收購白羽雞這個事情,就能落實下去。
這些工作不需要姜利海和孫金山參與,但兩人還是被書記留在了鄉政府。
橋頭村所在的鄉叫紅星鄉,鄉里的書記姓盧,叫盧偉山。
盧書記身形微胖,個子偏矮,讓手下人去安排工作之后,就開始跟姜利海和孫金山說話“老百姓現在都很著急,知道有人收購白羽雞肯定會很激動,爭爭搶搶的指不定會出亂子,讓鄉里出面是最好的,不過這樣的話,肯定要打鄉里的旗號”
盧書記說了很多,大概意思就是收購白羽雞這事兒,鄉里也要沾點光。
姜利海和孫金山自然沒有意見。
盧書記對他們更加熱情,還請他們在鄉里吃飯。
鄉政府是請了人做飯的,擺了幾個大圓桌,大家一起吃。
姜利海和孫金山跟盧書記他們一桌,兩人都有點受寵若驚,又不免飄飄然。
在今天之前,他們只是紅星鄉再普通不過的農民,這會兒,他們卻能跟鄉里的干部一起吃飯
下午,鄉里就收購白羽雞這件事開了個會。
姜利海是
1962年出生的,他們這個年紀出生的人,不一定都讀了書,有些就只隨便上幾年學,認的字不多,會說普通話的更是少之又少。
他們這里的方言跟普通話相差很大,他們的老師給他們上課還都是用的方言
姜利海他們這個年紀的人,能說帶著濃重口音的普通話,就已經很好了。
而他們在鄉里,已經是年輕人了。
姜瘸子這一輩三四十年代出生的人,絕大多數不認字,而今天來開會的這些人,基本都是跟姜瘸子一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