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收入來源的農村老人,很多都過得不好,她爺爺奶奶在世的時候,就時常被姜二嬸嫌棄。
不過等進入九十年代,大家的生活條件好起來,這樣的事情就沒有了。
有錢之后,很多人就不跟家里老人計較那點吃喝了,不然的話真的是老人多吃了一口肉都會被說。
姜麗云回憶了一下,確定自己認識的人里,沒有其他人在這個時期遭遇不幸,終于放下心來。
她打算明天就去找她那個堂嬸,讓她去包子鋪幫忙。
世面見多了,就敢反抗了,她這個堂嬸有了收入來源之后,說不定還會愿意離婚。
想到這個堂嬸,姜麗云又想到了姜麗萍。
她這個堂嬸其實該跟姜麗萍學一學,如果是姜麗萍遇上這樣的事情,早就跑沒影了。
第二天是周六,姜麗云和馮易照舊早早去了鎮上擺攤。
七點多的時候,姜麗云昨天聯系上的木匠來鎮上找她了。
姜麗云鏟了五個煎餃給他,讓他等一會兒,然后等到八點,煎餃賣得差不多了,姜麗云解下圍裙,帶著這個木匠去買木料,順便跟他說自己的要求“那桌子不用多好看,耐用就行,凳子就全部做成方凳”
到了賣木料的地方,姜麗云選了一些便宜的木料,讓人幫忙送到她鋪子里。
她要做的事情很多,甚至沒有回家吃午飯。
馮易把煤爐和其他一些工具放在了店鋪里,還留下一些餃子,她就煮了餃子,和木匠一起吃,順便看著木匠做桌椅。
買的木料
簡單加工一下,就能拿來做桌子,姜麗云又在旁邊看著這木匠做桌椅的速度挺快的。
但姜麗云知道,如果她不在這里,木匠肯定會偷懶。
這時候木匠幫人干活,常常是按天算錢的,一天三元。
少干點活拿三元,多干點活也拿三元,很多木匠都會選擇少干點。
上輩子姜利海蓋房子的時候請了兩個木匠做門做家具,結果那兩人忙活一天,竟然只做了一扇門
估摸了木匠做桌椅的速度之后,姜麗云笑著看向木匠“師傅,我找你做桌椅,按件算錢吧。”
她算過了,木匠做一張桌子,大概要兩小時,一天算八小時,也就是一天能做四張桌子。
蒼蠅館子的桌子,真的挺好做的。
姜麗云道“這樣,做一張桌子我給八毛,做一個凳子我給五毛,啥時候做完我啥時候給錢。”
說完,姜麗云還看向那些木料“我算了算,這些木料大概能做八張桌子你先把桌子做了,然后我們去買木料做凳子。”
姜麗云是在底層摸爬滾打過的,她知道底層人的套路。
干活偷懶是小事兒,接下來她不看著的話,說不定連木料都會被偷走。
這種事情,真的是屢見不鮮,干脆提前杜絕。
木匠“”他之前看到姜麗云拿尺子量那些木料,還以為姜麗云是好奇,現在才知道,人家是在算這些木頭能做多少桌子。
這人也太精了
姜麗云沒空盯著木匠干活,跟木匠說好之后,她就把鋪子的鑰匙給了木匠,讓木匠獨自在這邊做桌椅。
至于她已經下午三點多,她要去賣炸雞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