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麗云道“那周氏,怕是要在大陸大干一場。”
“應該是的,”馮易道,“對了麗云姐,教授說我可以提前修完大二大三大四的學分,然后留校,也可以去國外進修”
今天他們教授跟他們說了一些事情。
現在國內計算機方面的人才緊缺,馮易如果加快學習進度,是可以提前畢業然后留校的。
怎么說呢,現在他們的教授,電腦技術也就那樣,怕是要不了多久,就會被馮易和邵成棟趕超
如果馮易愿意,還可以出去留學。
這個時候,留學對很多人來說,是非常神圣的。
有些人賣掉家里的房子,也要出國去留學。
而這時候留學歸來的人,也特別值錢。
“你想去留學嗎”姜麗云問馮易。
“我不想。”馮易毫不猶豫“不過我想快點學完大二大三大四的課程。”
“那就學”姜麗云道。
馮易笑起來。
接下來的時間里,姜麗云看報紙,看到了很多跟浦東大開發有關的消息。
紅星鄉的磚瓦廠的生意更好了,一船船的磚瓦運到上海之后,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這讓紅星鄉的一些人自己買了船,往上海運磚瓦,以此賺錢。
整個八十年代,國內的經濟其實是不太好的,一些政策也起起伏伏反反復復。
但自從進入九十年代,經濟的發展,就越來越好了。
而這,從工人的工資上也能看出來。
在八十年代,雖然也會漲工資,但大家漲得都挺少,進入九十年代之后,工資就越漲越多了。
姜麗云記得在她上輩子,1990年的時候,九曲鎮很多人一個月的工資才一百塊,但到了1999年,一些人的工資已經破千了,大部分人的工資都在五百以上。
等進入21世紀,她聽說某人工資只有五六百的話,會覺得非常低。
那還是九曲鎮這么個小地方,上海這樣的大城市更不用說。
姜麗云注意到,來來往往的人的臉上,都是充滿著希望的,他們也挺舍得花錢,切爾斯漢堡店的生意就非常好。
也就是這個時候,姜麗云注意到,市面上出售的房子變多了。
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其實非常非常小。
姜麗云第一次來上海的時候,就看到一些人住在搭建
的小窩棚里。
此外,在原本的平房上面加蓋房子這樣的事情,也屢見不鮮。
想看決絕的八零之從擺攤開始嗎請記住的域名
那時候,城里的老百姓住得非常擁擠,一家七八口人,擠在一個小小的,只有三四十平房的小房子里的事情,屢見不鮮。
姜麗云上輩子曾經看過一些節目,拍的是舊房改造。
那些需要改造的舊房子都特別小,而這會兒,絕大多數人,都住著這樣的房子。
人們天然地,會向往更好的居住條件,當市面上有房子出售,也就有一些人買房搬出去。
這時候上海的房價,相比于這時候的人均工資,其實非常貴。
地段好點的房子要兩三千一個平方,偏遠點的房子,也要一千一個平方,買一套一百平方的房子要十萬。
要知道這時候的人,工資都挺低的
當然一般人不會一下子就買那么大的房子,而會買稍微小點的,而且更便宜的房子,也不是沒有。
姜麗云去看過那些所謂的偏遠的房子,其實對現在的人來說雖然是偏的,但放二三十年后那里其實是中心地帶。
姜麗云還發現,這時候已經可以貸款買房了。
不過很少有人這么干。
這時候很多人還等著單位分房,他們是不愿意自己買房的,更不要說貸款買房了。
但姜麗云不同。
在這個時代貸款買房,每個月還幾百塊這點錢放到十年后,又算得上什么
剛來上海的時候,姜麗云手上錢不夠,也就精打細算地過日子,只租了一間一居室住,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