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這天中午,姜家擺了八桌酒席,宴請來幫忙的人,等到晚上,因為過來的人多,還又多擺了幾桌。
他們準備了非常豐盛的飯菜,讓那些客人贊不絕口。
姜一叔就一副自豪的樣子,跟姜家本家的人說姜麗云多么多么有出息,馮易又多么多么有出息。
姜瘸子夫婦不擅長跟人聊天,姜家的事情村里人能知道,全靠姜一叔。
姜瘸子夫婦搬到鎮上去住之后,就沒人聽姜一叔的高談闊論了,姜一叔非常寂寞。
為了排遣寂寞,他時不時去鎮上,然后趁著下午姜瘸子夫婦比較閑,跟姜瘸子夫婦聊天。
姜瘸子夫婦不怎么跟人說兒女的事情,但會跟姜一叔說,然后姜一叔再跟村里人說
一開始,看到姜瘸子夫婦的子女越來越厲害,姜一叔是很嫉妒的。
不過都姓姜,就算很嫉妒,姜一叔也不會去說侄子侄女的壞話。
等到現在,他甚至已經不嫉妒了,只剩下自豪。
“我們家麗云,那可太有出息了,她不止在上海開店,在省城也開了店,她加起來,已經有十家店了”
“麗云她在上海的房子,裝修得那叫一個好看她還花錢請人給她打掃。”
“她這次結婚,很多人都是從上海請來的,還要把她結婚的過程拍下來,做成電影”
姜家本家的人聽得非常入迷。
聽著聽著,又有人說起馮易那個有錢的爺爺。
絕大多數的人,都覺得馮易不改名字,不要爺爺的錢有點笨。
但姜一叔與眾不同“馮易不改姓是對的人家可不止讓他改姓,還不許他入贅他要是回了周家,麗云跟他結婚就只能嫁到他們家去,那我們姜家,可不就什么都剩不下了那也太吃虧了麗云這么厲害,還是留在姜家比較好。”
姜家本家的那些人覺得很有道理,紛紛贊同。
姜一叔得意起來,繼續跟人聊天。
而像他一樣,正跟人談論姜麗云的,還有孫金山。
孫金山的口才可比姜一叔好多了,他的身邊圍了一大群人,都在聽他吹牛,大家還紛紛提出,要進他的車子坐一下。
孫金山自然不會拒絕“都去坐吧麗萍買了一個傻瓜相機,還可以給你們拍照你們按照她說的姿勢拍,拍出來保管好看”
孫金山的車子附近,姜麗萍拿著一個裝了膠卷的相機,正給人拍照。
她指揮自己面前的人,讓他們靠在車門或者車頭上,亦或者坐在車里,擺出各種姿勢拍照,忙得不行。
這里的動靜,還引來了村里那些老人,他們想讓姜麗萍給他們拍個照片,等將來去世了當遺照用。
姜麗萍不太樂意給人拍板板正正的照片,就道“叔叔嬸嬸,你們要的照片不好在車里拍,你們去屋里,拿白墻當背景,讓我嫂子給你們拍。”
之前在上海,她花
錢買照相機的時候,賀春琳也想要,她就攛掇姜利海給賀春琳也買了個。
這些老頭老太太,讓賀春琳去拍吧。
賀春琳還挺樂意拍的。
主要是姜麗云買了很多膠卷,讓她和姜麗萍多拍點婚禮照片。
那膠卷一卷要三十,半卷要十八,讓她自己買了膠卷免費給別人拍照,她不一定愿意,但姜麗云給了她那么多膠卷
賀春琳開開心心地幫人拍起照片來。
一般小姑子結婚,當嫂子的會非常忙,洗菜搬桌子洗碗什么的全都要干,但這些活兒都被姜麗云請的人包了賀春琳現在挺閑的。
她覺得自己跟姜利海結婚,真的結對了,姜利海越來越有本事,如今在食品廠和養殖場當會計,每個月都有一千多工資不說,年底還有分紅。
她的公婆和小姑子也不需要他們幫襯。
時間過得很快,正月十五過去之后,就迎來了正月十六,也是姜麗云和馮易正式結婚的日子。
這天一大早,姜麗云就起來了。
今天的天氣挺好的,并不冷,她剛吃完早飯洗了臉,馮易就帶著化妝師過來了,給她化妝做造型。
馮易自己,也同樣需要化妝做造型。
等他們兩個收拾好,就一起前往橋頭村。
他們會在橋頭村拜堂、招待賓客、祭祖,不過他們新房在鎮上,等晚上,他們會回到鎮上。
整個流程,都是按照橋頭村的習俗來的。
姜麗云覺得有點麻煩,但她愿意照著做。
馮易就更不用說了,他紅光滿面特別興奮,再麻煩的流程都愿意跟著走。
化妝師是姜麗云在上海請的做影視化妝的專業人才,對方用的化妝品,都是跟一般化妝品不一樣的。
姜麗云在她的幫助下,顏值提升了兩個等級,馮易更是被她打扮得風度翩翩。
他們化妝的時候,攝像師就開始了今天的拍攝。
姜麗云請了兩個攝像師,他們會全程跟拍,最后再將他們拍攝的視頻剪輯出來。
“師傅,等下拍攝的時候,不止拍我們,也可以拍拍周圍的景象。”姜麗云笑著跟他們說話。
再過個十幾年,九曲鎮就大變樣了
現在把九曲鎮拍下來,等她老了,可以充滿懷念地看一看heih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