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燕搖春也有一陣子沒見過她了,打眼一看,淑妃似乎瘦了些許,眉目間隱約透著幾分陰郁的意味,不過模樣依然是漂亮的,只是看起來比從前更不好接近了。
正在這時,殿外傳來了唱喏之聲,是天子和太后到了,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停下話頭,紛紛轉向殿門的方向。
燕搖春隨著眾人行禮參見,片刻后,便聽得上方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免禮平身。”
她站起身時,不經意朝楚彧的方向看了一眼,驚訝地發現,他今日竟穿了一襲月白色的常服,更襯得容貌俊美,眉如墨畫,鬢若刀裁,楚彧隔著人群,遙遙朝這邊看過來,目光落定在燕搖春身上。
仿佛在這殿中有這么多人,他只看得見她一般。
片刻后,燕搖春別開視線,在宮人的引領下落了座。
在這種場合,宴席的座次自然是有講究的,太后坐在上首正座,緊鄰著是皇上與皇后,再往下,則分為兩列,左側是宮中嬪妃,右側則是皇室宗親。
燕搖春在其中看見了明王,他依舊以黑絹蒙眼,與之前不同的是,他今日穿了一襲深藍色的親王禮服,氣質看上去更為內斂儒雅了,而在明王旁邊,便坐著方才那名婦人,她正微垂著首,低聲和他說話,面上還帶著幾分淺淺的笑。
燕搖春頓時恍然大悟,原來那婦人就是明王妃,所以那個囂張的熊孩子就是明王的兒子
她又往明王的右側看去,再往前的第一、二席,分別坐了兩個中年男子,一個生了一張圓臉,身材有些發福,看起來白白凈凈,面上帶著笑,氣質和藹,另一個則是國字臉,下頷蓄著微須,五官硬朗,這兩位大概就是瑞王和順王了。
正在燕搖春揣度的時候,那個國字臉的王爺站起來,向上方的天子與太后拱手揖禮“臣恭祝圣躬康泰,愿太后娘娘福壽雙全,愿吾皇千秋鼎盛,永享盛世之治。”
燕搖春微微垂下眸,就是這個聲音了,那天晚上在春雨樓時,她聽得很清楚,那時此人語氣中充滿了譏諷和輕慢,和現在的恭敬截然不同,也不知道楚彧聽了心中是什么感受。
很快,宴席便正式開始了。
平心而論,在燕搖春看來,這個中秋宴其實還是不錯的,場上有美人演奏歌舞,菜色也很精致,好些都是她喜歡吃的,尤其是那一道櫻桃肉,令燕搖春非常驚艷,吃著吃著就全身心地投入了。
等她回過神來時,場上的歌舞停了,上方的太后正在講話,所有人都已停了筷箸,正在恭敬地聆聽,燕搖春只好也跟著放下筷子,象征性地做出傾聽的姿態。
“先帝在世時,常與哀家一同在清夏堂聽琴,那時先帝最愛聽落梅引,”說到這里,太后輕輕嘆了一口氣,語氣懷念,又透著幾許悲傷,道“自先帝去后,哀家已有多年未曾聽到這一首曲子了。”
順王聽了,道“這有何難既是太后娘娘想聽,讓樂師彈奏便是。”
說罷,便命場上的樂師奏曲,誰知那幾名樂師竟跪了下去,面露惶恐道“落梅引的曲譜早已失傳了,小人未曾習得,無法彈奏,還請太后娘娘恕罪。”
順王當即面露尷尬之色,他正有些下不來臺時,席間忽有一人站起來,自告奮勇道“嬪妾曾經習過這一首曲子,若是太后娘娘不嫌棄,嬪妾愿意獻丑。”
那人正是寧美人。
太后面上含著幾分笑意,欣慰道“這早已失傳的曲譜,你會彈奏已是難能可貴了,哀家怎么會嫌棄”
她才說完,便有宮人捧了琴和琴案上前,行動有條不紊,看上去像是早早就備好了,燕搖春正有些疑惑間,忽然聽見旁邊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淡淡道“那是名琴風煙,宮中樂師哪里配得上這種琴”
燕搖春一怔,循聲望去,說話的人正是蕭美人,她的目光落在款款而行的寧美人身上,片刻后,又看向燕搖春,道“你不覺得她近日的穿著打扮,有些像你嗎”
燕搖春
謝謝,她已經知道自己成了穿搭博主,就不用特意提醒她了。
也不知是不是巧合,那琴案的位置是正對著御座的,二者相隔的距離十分近,近到寧美人一抬頭,就能看清天子的眼睛,那雙鳳眸微深,疏冷如寒星,其中沒有一絲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