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學校園,賀明雋并不陌生。
雖然b大與他之前經歷過的兩所大學不會一模一樣,但其實大同小異。
尤其是他目前的“主要據點”校圖書館,里面書籍擺放的邏輯很符合他的習慣,或者可以說,與他原本世界的大學圖書館擺放順序有些像。
這難免會讓賀明雋心中有些異樣。
但他并沒有表現出來,也沒有再試探系統。
現在他只有既來之則安之。
對于這個系統,賀明雋并不算很討厭。
大概是它表現得太蠢,工作又生疏,讓他并沒有多少被掌控、壓迫的感覺。
只是他對它也做不到完全的信任和依賴。
就如他在圖書館看書時,系統就會表示它可以掃描儲存在數據庫中,不需要他這么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記憶,但他并未接受,只說“打發時間而已。”
上了大學,賀明雋沒打算用最短的時間刷完學分,提前畢業。
上個任務世界他想盡快完成任務,一是他不太喜歡教授這個職業,教個兩三年體驗一下就足夠了;二是他想看看系統能做到哪一步。
這一次,他大概需要為以后多學點知識了。
其實賀明雋并不算全才,相反,他的常識儲備可能比不上大多數人。
他十三歲就知道自己將來從事哪一行業并朝著那個方向走。
他只需要鉆研、努力精通那一行。
賀明雋一直是目標準確并對自己有清晰的規劃的。
現在綁定了系統,為了以后更好地完成任務,他開始看起各種曾經他不會翻的雜書,擴充自己的知識面。
賀明雋的生活十分規律。
七月初,學校還沒有正式放假。
圖書館的開館時間,工作日早一點,是六點半,周末是八點。
他六點進入校園,去食堂吃早飯,然后散步去圖書館,周末他就拿兩本書在外面看一個多小時。
晚上閉館時間在十點或十點半,他九點五十就離開,去操場跑半小時。
從七月十日起,圖書館開始實行假期時間。
于是賀明雋也跟著調整自己的安排,他離館時會帶著當日借閱的三四本書,第二天還回去再換成新的。
因為暑期校園人少,他這樣每天很有規律地進出校門,讓門衛都對他眼熟了。
賀明雋專注學習的同時,也沒忘了“正事”。
七月十八是賀啟年四十五歲生日。
賀明雋提前三天把之前加購的書下單,注明要在七月十八日當天寄到、賀啟年本人簽收。
賀啟年收到快遞,還以為是賀明雋服軟了,結果拆開一看
好父母決定孩子的一生、父母的上崗執照、每個孩子都需要被看見
中間還掉出來幾張寫著心理學家的話的卡片,比如“做皇帝特別簡單,生個孩子就行。”1
賀啟年氣得把書摔到地上,尤嫌不解氣,他又撿起一本撕成兩半。
“還特意寄幾本書回來罵我這種混蛋兒子,還不如不生”
大半個月過去,高考的熱度過去,他們被賀明雋一頓數落的那股郁氣剛引起的怒火和埋怨,也差不多散了,至少他們一家表面上是一團和氣。
今天是賀啟年的生日,他們本來還打算一起慶祝,結果被賀明雋一攪合,就完全沒那個心情了。
賀啟年想打電話罵賀明雋一頓,又怕被他再一通懟,更生氣,就作罷了。
但沒打那個電話,賀啟年的心情似乎也沒有好到哪里去。
他受不了這種憋屈,對著于秀麗罵了一通那個不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