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要這么做的話,皇后的看法和立場至關重要。
盡管皇后看起來對二皇子沒有惡感,賀明雋還是挑明道“若是母后不喜歡兒臣和二皇子接觸,那便罷了。”
二皇子是他這個身份的弟弟,卻不是皇后的兒子。
皇后卻道“上一輩
恩怨你不需要太掛在心上,那畢竟是你的弟弟,本宮又沒有別的孩子只是你可別養虎為患。”
養虎為患”是賀明雋之前對三皇子的形容,現在皇后又還了回來。
賀明雋只得再次保證道“無論如何,兒臣不會讓母后和沐恩侯府置于險地的。”
兩人沒有把話挑明,卻達成了某種一致。
他們又聊了些別的。
等日上中天時,嘉樂帝來陪他們一起午膳。
飯后,嘉樂帝提起談起今年的新科進士,又提到他考慮在進士中挑幾個合適的去教賀明雋。
“咳,太子一些學識上問題若要太傅教,有些大材小用了,或許年輕人能和你有共同語言,授課方式更適合你。”嘉樂帝這么說道。
實則是太子的老師們有幾個總不時來告狀說太子懶散、不尊師重道
可偏偏,哪怕太子每日只上一個時辰的課,每次考試都順利通過,學習進度也稱得上一日千里。
這就更令太傅等人憤怒了身為太子,有那個天資卻不上進,這簡直是昏君的前兆啊。
嘉樂帝卻不以為意。
太子只是懶了些,又不是傻。
嘉樂帝清楚那幾個大臣是發現太子天資聰穎,對太子寄予厚望才想更嚴格些。
他驕傲的同時,也為他們隔個日就要來勸諫一回而心煩。他便想著,保留太傅等人的職位,但實際教太子讀書的換一些人。
嘉樂帝會這么決定,一是不忍太子過于辛苦,畢竟他身體才有好轉;二是,若太子表現得太天子出眾,那不就襯得他這個當父親資質平庸了
他也是要面子的。
更何況,他如今尚未到而立之年,還沒有讓權的想法。
就讓太子再多歇兩年吧。
對于嘉樂帝的提議,賀明雋的回答是“不必了,他們能教我什么”
原本他是打算讓楚毓到東宮任職的,只是趙青山做得不錯,東宮的職官暫時沒必要再變動。
且他還想看看楚毓日后會選二皇子還是三皇子。
因此,他不打算干涉楚毓的分配。
賀明雋能大概猜到嘉樂帝的難處。
因為他寵辱不驚,呃,也可以說是厚臉皮,太傅等人的勸說和批評他都當耳邊風,絲毫不放在心上。,
他的身份和身體狀況,又讓他們罰不得,他們便只好找他的家長。
也難為他們了。
不過,這樣互相為難的日子就要結束了。
賀明雋對嘉樂帝道“太傅那邊,兒臣會好好與他溝通的。”
到了下一次授課的日子,賀明雋沒有去崇文館,而是把林中書令請到田間。
他問“太傅以為,為君之責是什么”
林中書令一甩衣袖,捋著胡子,開始了長篇大論。
賀明雋沒有反駁,只在林中書令清咳時讓人奉茶,他才開口道“在本宮看來,一國之君最重要的責任,便是讓他的子民吃飽穿暖。百姓能好好活下去,就不會生事端。”
“我只是想做些實事罷了。”
林中書令的神色極其復雜先是驚訝,接著是喜悅,隨后又浮現幾分敬佩和欣慰。
等他又問了些詳細情況,更是慚愧道“是老臣狹隘了”
賀明雋很好,忽悠過去了,他可以安心種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