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時,紫蘇與白芷就帶著金團和雪團過來。
兩只老虎都沒有拴鏈子,期間雪團還想往別處拐,被白芷揪著后脖頸扯回來。
這一幕給人以極大的沖擊。
籠子里的那匹狼到底是長于野外,嗅覺和反應都更敏銳些,它察覺到別的猛獸的氣息,很快就做出防備的姿勢,還發出一聲低吼。
而那兩只老虎快三歲了,已經臨近成年,他們自小就吃得好,體型比野外的老虎更大些,與那匹黑狼相比,更是能夠一個頂倆。
賀明雋又準備今年秋天就把金團和雪團放歸山林讓他們自己找對象,就一直在培養他們的狩獵能力,他們也并非是一點血性都沒有。
再說,老虎對狼有著血脈壓制。
金團和雪團一聽到狼嘯,就像一陣風似的飛奔過去,發出更大的吼聲,那聲音低沉、宛如帶著氣波,震得近處的人耳朵發麻。
兩只老虎圍著鐵籠低吼,那匹狼恐懼又憋屈地認了慫。
離得近的人在看到老虎揚起爪子就嚇得起身往旁邊躲,還有人驚呼出聲。
甚至還有侍衛已經準備救駕了。
賀明雋喊了一聲“金團,雪團,過來。”
平時的喂養和訓練并不用賀明雋親自動手。
但這兩只老虎比較精,知道誰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那個人,面對賀明雋,他們比對別人更聽話諂媚。
聽到賀明雋的聲音,他們就顛顛地跑過去,臥在冰盆旁,其中雪團還將腦袋搭在桌子上,看賀明雋沒制止,張嘴把燒雞叼走了。
兩個虎頭湊在一起分食一只燒雞,咀嚼聲令人頭皮發麻。
北齊的人原本聽說晏國太子從不飲酒,還想挑釁讓他出丑,可現在只能放棄了。
那兩只老虎臥在那兒,稍有動靜就抬起頭,真虎視眈眈。
別說北齊的使臣不敢輕舉妄動,就連晏國的官員即便覺得賀明雋的舉動不妥,此時也只能忍氣吞聲。
他們就怕太子一個不開心真的放虎咬人,只要被傷的人不是陛下,最后恐怕都會輕輕放下,他們受傷甚至死了都是白給。
眾人一時都安安靜靜的,宴會的氣氛就顯得有些凝重。
嘉樂帝用帶著警告的目光掃了賀明雋一眼,示意他收斂一點,雖然太子是為了維護國之尊嚴,但要把宴會鬧成這樣也不太妥當。
嘉樂帝命人把那匹狼帶下去。
賀明雋見北齊人暫時老實了,就讓金團和雪團也離開。
雪團還有些不樂意,被賀明雋不輕不重地踹了一腳,又叼了塊肉才委屈地走了。
之后的宴會又勉強恢復了表面的和諧和歡樂。
不過北齊人顯然沒這么容易放棄搞事。
嘉樂帝壽宴結束沒兩天,他們就找機會用言語激得幾個晏國的世家子弟和他們比騎射。
北齊人顯然是有備而來。
北齊選出比試的人選都是十來歲的少年,而晏國若是派三四十歲的老將,那最終贏也是輸。
而晏國的世家子弟雖學騎射但根本無法與從小就在馬背上長大的北齊人相比,更何況,有幾個騎射功夫好的,隨賀峻去了戰場。
讓家中子弟去北地,既能與辰王結好,又因跟在辰王身邊危險程度沒那么高,因此有些有遠見的人家以及打算走軍功這路的年輕人都想辦法跟著去了。
這也就是說,現在晏國的眾人要考慮的不是輸贏,而是不要輸得太難看。
之前應下比武的幾人意識到自己沖動了,可那種情況下他們不能認慫,即便是現在他們也只能硬著頭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