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粥很快就煮好了。陶景拿著勺子,待給人分粥時,趙璋忽然攔住鄉民,喊道“鄉親們,本官無能,未能為你們籌來糧食。幸得神仙降臨,才有了你們今日的這頓飽飯。來,跟著本官一起,咱們先給神仙行個禮。”
他說著便是“噗通”一聲,竟直接跪下,抬起手便是拜服下來,“多謝圣人恩賜”
“多謝圣人恩賜”
鄉民們也是紛紛跪下,齊齊喊著感謝的話。
你不是當縣令的,是氣氛組的吧。
與趙璋接觸最多的陶景一下就猜到了趙璋的心思。
這家伙,干啥啥不行,裝可憐卻是一流。眼淚說來就來,都不帶醞釀的。
趙璋拜完了,又抬起袖子,擦著眼角道“我大昭百姓最是淳樸,他們不該受這樣的罪,不該啊”
“趙縣令。”
陶景忍不住了,“差不多得了,我們這不是在施粥了嗎”
“唉。”
被揭穿了,趙璋臉都沒紅下,繼續扯著衣角抹著眼,“上仙,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今日得粥一碗也只能過上一日,若來日你們走了,這些百姓該怎么辦啊”注1
“我們不來,你不過了”陶景道“行了,行了,既然陛下將此處封于我們,我們斷然不會看著不管的。等鄉民身體有點力氣了,我們便先來這里種糧食。”
一聽這話,趙璋立刻放下了手,拱手作揖道“下官隨時聽候上仙調遣。”說著還沖曾政努了努嘴。
曾政手一揮,招呼著鄉民齊齊喊了起來,“神仙大恩大德,我等沒齒難忘,多謝上仙”
“”
好一朵白蓮花
現代眾默默給趙璋起了個外號趙白蓮。
但想想這個官為了百姓,為了國家做到這份上,又有些感動。
趙璋偷眼瞄著現代眾,見他們沒生氣,微微松了口氣。
他們真的太窮了,除了給仙人們一點名譽以及一些土地外,真沒什么好給人家的。百年戰亂掏空了這片大地的生機,不是他們哭窮,而是真窮。莫說是百姓了,就天子登基穿的冕服都是從敵人那繳獲來的,真就是從上窮到下赤貧得徹底。
鄉民排隊領粥,待領了粥后,便蹲到一邊,顧不上燙,瘋狂吃了起來。有個孩子被燙得眼淚都出來了,也舍不得將粥吐掉。耿秋看著,又難過又著急,連連讓官女子翻譯,讓大家別急,都有粥喝。
可村民哪里聽得進去這可是白米粥啊他們多年沒吃過白米粥了即便打了糧食他們自己也不舍得吃,總得拿著好糧食去換些芋頭,小米,豆子,這樣能吃久一點,能多活一些日子。
大
肚孩童被帶回了山上,連同他們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