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伍一共五人,其中三個裝著心事。
霍承嶼和謝時喻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一點也看不出異樣。
反倒是路昭頻頻出神,時不時盯著兩人看。
這一場比賽的難度相較于昨天要高出許多,不僅要操控機器人走規定路線,抽取對應顏色的小球,甚至需要按照小球順序拿取。
這個階段,考驗的是臨場應急以及程序化設定。
并且是由主辦方材料,自行組裝。
五人開了一個簡單的會議,霍承嶼“吳雅接線,黃澤設計,路昭測量賽道,謝時喻寫程序”
每個人接到任務,沒有任何異議,之后是討論細節問題。
路昭和其他兩人幾乎成了旁聽,只有霍承嶼和謝時喻在說話。
謝時喻“識別感觸的數據”
霍承嶼“這是你的問題,還是說你解決不了”
路昭有些緊張,他能感覺到這兩人之間劍拔弩張的氣氛。
可這里兩人一個是正組長,一個副組長,討論這些問題完全沒問題。
但路昭還是擔心這里兩人一言不合會打起來。
幸好明細確定之后,兩人負責的部分不需要更多的交流,隊里也算相安無事。
隨著其他組逐漸完成組裝,他們這邊時間卻愈發緊張。
在還有三分鐘的時候,終于組裝完畢。
接下來,就看謝時喻了。
然而他們都忘了,這一場比賽中,應急措施是考驗之一。
隨著2號賽道那邊傳來驚叫的聲音,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連路昭也側目看了一眼,2號賽道是珠市本地學校,也是知名高校。
卻在既定軌道上翻車。
即便是大一新生照著書本制作也不該出現這樣的問題。
霍承嶼“芯片問題。”
這個問題雖然低級,卻也容易解決。
2號賽道學生出了最開始的慌亂之后,很快便穩住,重新修改程序,再次回到既定軌道上。
路昭搖頭,出現這種情況,大概是墊底預定了。
只是他剛嘆完氣,又有兩個賽道出來問題。
帶隊老師經歷的多,很快就明白其中問題,眉頭緊皺“是官方材料問題。”
霍承嶼比他們知道的都早,畢竟材料是經他的手,有沒有問題,他一眼就能看出來。
謝時喻坐在電腦前,神色看似平靜,但眼眸深處也有一絲緊張。
他直截了當的問“什么問題”
霍承嶼“長臂抬起高度不夠,最壞情況直接斷掉。”
路昭和另外兩個隊友紛紛一臉錯愕看著霍承嶼,滿腦子都是你知道問題,不想辦法解決
謝時喻握著鼠標的手倏地收緊,問題比他想到眼中。
從其他賽道相繼出現問題后,他便猜到是主辦方的用意。
現在已經有兩隊,直接沒了比賽資格。
霍承嶼說完的五分鐘后,機器人到達彩球的既定位置。
除了謝時喻以外,其他人緊張地看向場中的機器人。
機械臂緩緩抬高,果然在抬高八十度左右的時候無法繼續。
霍承嶼“繼續,直接折斷。”
路昭
甚至連帶隊老師也一臉驚訝地看著霍承嶼。
謝時喻只猶豫兩三秒,便按著他說的去做。
即便場地很大,路昭也仿佛聽到機械臂斷裂的咔嚓聲。
無法完成小球對應搬運,即便按著既定軌道回程,也是不及格的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