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有了各種許諾各種說服,趙衍終是答應住下,不過還是婉拒了盛禺山另挪院子的安排,留在啟安院與盛葉舟做起了鄰居。
這一住,就是大半年,后來還是廖山長再三邀請下才搬去了廖府短住些時日。
這一年間,三弟子還是如同在榆木坡之時,早晨來到盛府聽老師授課,下午就在啟安院盛葉舟書房中學習直夜飯之后才會離府。
意料之外的,隨著趙衍身體逐漸恢復,邵凡傷人之事好像沒有發生過似竟完全再未聽到半點消息。
偶爾老安王來訪,也沒從他口中聽到過只言片語。
趙衍如無事發生,盛禺山那句從長計議也好像隨風散去沒留下一點痕跡。
長輩們不提,盛葉舟也不問。
大家都好像無事發生般繼續學習生活,直至翻過年迎來了縣試。
寧成三十五年二月初五,南康縣。
天光未亮,盛府老宅內上下就已到處是忙碌的身影。
院內燈火通明,盛禺山與孫氏早早穿戴整齊,坐在正房中雙雙看向房外天色。
“連下了好幾天的雨,不知這貢院里可有漏雨”柳氏憂心忡忡地望著依舊淅淅瀝瀝的天。
都說春雨貴如油,對老百姓們來說,春雨一下,新一年的辛勤播種也就將開始。
往年這雨也就下個兩三天便會晴上幾日才會再落,哪像今年,雨斷斷續續下了十來日,叫安義府內冷得宛若初冬。
盛禺山起身打算出屋,柳氏忙喊停人,上前將大氅披上,低聲埋怨道“咱們這把年紀受風寒可不得了,還不知注意著些身子。”
待大氅披好,盛禺山緊皺眉心才走出房門,獨自一人前往祠堂。
今日不過是盛葉舟的第一場縣試,但盛禺山翻來覆去整夜都沒能入睡,一大早起來就說要去祠堂給祖宗上香祈求護佑。
目送雨中漸漸走遠的人,柳氏一聲輕嘆這才披上大氅道“你們去喚五少爺起床梳洗。”說罷自己折身往廚房而去。
府中三個嫡孫,只盛葉舟獨自一人參加科考,這對整個盛府來說,都是大事。
一人科考,牽動了盛府半府人,盛禺山夫妻與二房夫妻半個月前都隨盛葉舟一同回老宅住下,前幾日就連吳氏也帶著龍風胎兒女趕了回來。
安義府的尚書府眼下就盛建安一個長輩因政務不得回南康縣。
安排好飯食,柳氏才走到中堂就見二房夫妻已到,觀二人面上倦色,想必昨夜也是整夜輾轉難眠。
見到柳氏,盛建宗憂心無比地起身看向廳外天色道“我專門尋衙門好友問過,考生不得穿大氅棉衣入內,連炭爐都不得攜帶。”
未防作弊,考生只得著單衣入貢院,且因縣試不用過夜,未避免失火之危連炭火得不攜帶入內。
“若不是舟兒這幾年身子骨越發康健,今日這縣試說甚我也不會讓他去考。”柳氏皺眉應
道。
就因這連日不斷的小雨,使得眾人都心中忐忑不已。
“求老天爺快些收去雨水,保佑舟兒能平安中榜童生。”符氏雙手合十緊閉雙眼虔誠許愿,柳氏甚至聽到她喃喃自語念著只需考試當日暖和就成。
“筆墨紙硯父親可都準備妥當了若是沒備兒子這就去備。”盛建宗又不放心地問了遍。
“你父親都已準備妥當。”
“不行,我得再去看看。”
盛建宗整個人都像是熱鍋上的螞蟻,仿佛今日入考場之人是他似的,轉來轉去就是尋不到安心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