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的父親喚作公子異人,公子二字在這個時代,并非是男子的統稱,只有國君公侯的兒子,才能被叫做公子。嬴政的祖父一共有二十多個公子,父親不過是二十多個王位候選人之一,加之公子異人根本不受老爹喜愛,一直默默無聞,甚至被送到趙國做質子。
做質子,就意味著與秦王之位無緣。公子異人在趙國受盡屈辱,甚至沒米下鍋,無車出行,然,就在那個時候,公子異人遇到了這輩子最大的貴人呂不韋。
呂不韋覺得公子異人奇貨可居,不但資助公子異人銀錢財幣,甚至用大量的錢財去賄賂當時還是王后的華陽夫人,也便是如今的華陽太后。
華陽夫人在做王后的時候,美艷絕倫,艷壓群芳,冠絕后宮,深受老秦王的獨寵,只可惜華陽夫人千幸萬幸,卻始終無法生育,不得一兒半女。
呂不韋利用華陽夫人不得子嗣這一點,賄賂華陽夫人,公子異人為了討得華陽夫人的喜愛,知曉華陽夫人乃是楚國王宗,遠嫁秦國,思鄉心切,便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楚”。
果不其然,華陽夫人對公子異人十足滿意,收公子異人為義子,從此公子異人憑借著華陽夫人飛黃騰達,成為秦國儲君,一舉登上秦王之位。
可以說嬴政的君父即位,除了呂不韋的鼎力相助之外,華陽夫人才是最大的推動劑,若是沒有華陽夫人的正宮夫人之位,沒有華陽夫人背后楚派團體的推動,公子異人也不可能成為秦王。
嬴政的君父繼位之后,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一直十足尊重華陽夫人,尊華陽夫人這個養母為華陽太后,尊自己的生母夏姬為夏太后,夏太后縱使是親生之母,地位權利也必須排在華陽太后之后。
如今秦王病重,時時臥病在榻,華陽太后并著他身后的楚國勢力,在朝中掌握了半面天下,只手遮天,翻云覆雨,是新晉貴族呂不韋所不能比擬的
如此看來,華陽太后與秦王異人的兒子,壓根兒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因此無論是嬴政,還是成蟜,其實都不能算華陽太后的親孫兒,只是名義上的嫡親罷了。
華陽太后獨寵幼公子成蟜,把成蟜當做親孫來看待,捧著怕碎了,含著怕化了,對在趙國做質子的嬴政不聞不問,冷漠冷心,原因很簡單,因著公子成蛟的母親姓羋,乃是華陽太后的宗家侄女,公子成蟜的身子里,有著一半的楚國血統。
華陽太后乃是正兒八經的楚派,秦王異人身子骨不佳,隨時都有可能駕崩,而下一任繼承人,必然會從公子成蟜與嬴政之中遴選,華陽太后自然會選身為“自己人”的公子成蟜,進一步鞏固楚派勢力,擴大自己的權威。
如今的嬴政不過十幾歲的少年人,但他心竅之中清明的厲害,華陽太后的那些小心思,一絲一毫也逃不過他的眼目。
嬴政明白,如是想要順利登上秦王之位,除了利用呂不韋之外,還要軟化華陽太后對自己的敵視,表面裝作乖巧無害,轉移她的注意力,令楚派疏于防備,一擊致、命。
嬴政收斂了所有的表情,垂首走入華陽宮中,看似溫順恭敬的請安。
“嗯”華陽太后似乎對于嬴政的表現還算是滿意,與其說是滿意,倒像是滿不在乎,聽他關切公子成蟜,心情舒暢了不少,看他也順眼了不少。
“你既然從趙地歸來,往后里的一言一行,便代表著秦廷王宗的威嚴與氣度,切莫失了分寸。”
“是,”嬴政不與華陽太后爭辯甚么,只管聽著,她說她的,隨口應和道“大母教訓的正是,政兒堪堪從趙地歸來,甚么都不懂,不似蟜兒弟弟,往后還要向蟜兒多多習學才是。”
嬴政知曉華陽太后偏愛公子成蟜,因此投其所好,想朕叱咤秦廷,兼并六國,區區哄人這點子小事兒,豈不是手到擒來
華陽太后果然愈發的歡心“是了,你說的無錯,蟜兒平日里便乖巧懂事兒,是個好榜樣,你雖是做大兄的,但也要向蟜兒習學,過些日子,你也同蟜兒去學宮一同習課罷。”
嬴政將冷笑收斂,拱手道“多謝大母,政兒定不令大母憂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