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廟就坐落在城西郊,隱藏在蒼翠的山林中,是京城附近最大的寺廟,前來進香的上至王孫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酷暑寒冬從未間斷過。
江頌月是常客,每次來都會祈求菩薩三件事。
一愿祖母無痛無災、長壽安康。
二望家業興隆、財源滾滾。
第三條時常有變。因為擔心太過貪婪會讓菩薩厭棄,江頌月從不為自己祈愿,而是用些可有可無的小事代替,譬如讓聞人雨棠倒大霉。
目前看來,菩薩很是照顧她,前兩件每年都應驗。
這日許愿時,江頌月猶豫了很久。
祖母長壽最重要,第一條定是不能改動的。
她要錦衣玉食地給祖母養老,得儲備些靈芝、人參等關鍵時刻能與閻王搶人的名貴藥材,以備不時之需。
還要按時給眾多家仆護院發月錢。
這么看,銀子少不得,第二條也不能動。
思來想去,江頌月把自己放在了第三位。
她跪在蒲團上,雙掌合十,閉著眼虔誠地在心底默念“求菩薩暫時蒙蔽雙眼,賜我良緣。”
許完又怕這心愿如往年那般不能實現。
江頌月琢磨了下,覺得府上積攢的銀子足夠多了,只有一年生意平淡,影響不大,遂與菩薩商量“第二個靈驗一半就行,其余的分到第三個上面。”
這句是說出來的,挨著她祈福的錢雙瑛聽得眼皮子直跳。
江頌月不覺有異,自顧自地分配完,眼睫一抬,望向殿前高處,與低眼看來的慈眉善目的菩薩對視。
恰在此時,一道悠長厚重的鐘聲傳來,盤旋著回蕩于佛殿上方,震得江頌月靈臺一清,那瞬間,好似看見菩薩眉眼微動,予她回應。
江頌月連忙閉眼,隨著古樸莊嚴的鐘聲,誠摯拜下,叩謝菩薩保佑。
藏經塔樓上,撞鐘和尚停下鐘杵,逐層下了塔樓,遠遠聽見僧寮附近有吵鬧聲,定睛一看,有一威嚴侍衛正怒喝著要見五公子。
撞鐘和尚上前,問清是輔國公府的侍衛,將人帶去了偏角后院的竹林。
蒼翠的竹林中掩映著一低矮竹樓,風聲颯颯,寧靜清雅。
聞人驚闕正獨坐竹樓前飲茶,見和尚領著侍衛過來,眉梢一挑,起身拱手道“打擾了。”
撞鐘和尚搖搖頭,拿起角落里的掃帚,默默清掃起飄落的枯黃竹葉。
聞人驚闕側身,輕飄飄掃了侍衛一眼。
侍衛常年跟著聞人雨棠,對他不熟悉,但習武之人的直覺讓他察覺到聞人驚闕的不快,忙道“是五姑娘一定要屬下來與公子傳一句話的。”
“說。”
侍衛將聞人雨棠與江頌月途中會面的事情詳實告來,為示好,主動多加一句“屬下趕來時特意注意了下懷恩縣主,她已往銀杏樹那去了。”
這年的秋日來的猝不及防,縱是四季常青的竹子也有了幾分蕭索。撞鐘和尚將落葉清掃干凈耗了會兒時間,凈手后重新回到竹樓前,侍衛已不知離去多久。
他坐下,道“你那妹妹刁蠻任性、頭腦簡單,真難想象你們竟是兄妹。”
聞人驚闕不以為意,“大戶人家要臉面,有些話家主與長輩不好直說,總要有個能直言不諱的代為轉達。”
撞鐘和尚愣了一愣,再想想那個心直口快、口無遮攔的聞人雨棠,隨即欽佩道“王孫侯爵的心思,果真非我等尋常百姓能揣測的。”
聞人驚闕對此不置一詞,只笑了笑,反問“尋常百姓”
撞鐘和尚沒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