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雙目失明后,聞人驚闕的行動受到很大的限制,尤其在公務的處理上。
本屬于他的職責被分攤到大理寺卿與右少卿身上,這二人忙碌不及,就引起下層官員的調動。
被牽扯到的官員大多數都是滿意的,譬如賀笳生。
他沒有靠山,按照尋常三甲進士的擢升之路,該先外調去小地方做縣令,磨個幾年,等摸熟官場上的人情往來、有些家底后,尋了關系,才有機會調回京城。
否則,便是兢兢業業為官,做個十年八年,要么立下大功,要么等哪一日運氣好,被吏部考核官員記起,或許能得機會回京。
賀笳生被軍器監丞看中,暗中行了方便,才免去外調的數年蹉跎。
單這一件事,賀笳生覺得是自己僥幸。
在經歷直升六品、被調入大理寺的變動后,他改變了想法,認為這是自己的官運。
僅用半年時間就得到本該努力數年的成果,除了命中注定的平坦官運,賀笳生找不出別的理由。
他的亨通官運,來自于聞人驚闕的眼盲。
賀笳生恨他眼盲讓江頌月得到嫁入高門的機會,也由衷地期盼他的雙眼一直瞎下去,好讓自己坐穩這大理寺六品文官的位置。
這日,聞人驚闕在大理寺待了多久,賀笳生就跟了多久,聽他交代要核查的證詞、文書,看著他與大理寺卿等人談笑風生,再跟在最后送他離開。
大理寺正門口,聞人聽榆再度露面,與大理寺卿行禮,口稱“世伯”。
大理寺卿驚訝,“聽榆竟也跟著的怎的就在外面等著”
閑雜人等不得入內的規矩是約束普通人的,聞人聽榆就是進去了,也沒人能指責她。
聞人聽榆笑答“是我急著讓五哥帶我挑首飾,怕一進一出耽擱了時間。”
大理寺卿順勢打趣小輩“去東街挑”
緣寶閣就在東街。
聞人聽榆淺笑,聞人驚闕則是拱手服軟,無奈道“大人快回去忙公務吧。”
“行,本官不說了,留到喜宴上再說。”
談笑罷,大理寺卿再和藹叮嚀“回去好生修養,什么法子都試試,說不準哪日就能重見光明了。”
聞人驚闕耐心應是,辭別后,帶著聞人聽榆離去。
賀笳生作為陪襯,全程靜靜立在邊角,將三人的對話聽得一清二楚。
他們提到了喜宴。
聞人驚闕與江頌月的婚事傳遍街頭巷尾,賀笳生自然也是知曉的。
與他的婚事在同一天。
今日所有打照面的人都與聞人驚闕道了喜,毫無疑問,那日,這些同僚必會去國公府賀喜。
聞人驚闕出身高貴,倘若賀笳生是個外人,讓他來選,他也會選國公府,而非籍籍無名的六品文官。
可那是聞人驚闕與江頌月的婚事
江頌月何德何能
前幾日有多躊躇
滿志,這日的賀笳生就有多么的嫉恨憋悶。
不過是靠著門親事
“賀大人”同僚搗了搗他,左右張望后,低聲道,“別看了,那是國公府的千金,不是尋常人能肖想的。”
賀笳生抬頭,發現其余人已散開,只剩他還佇立在路邊,正對著聞人兄妹離開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