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
道過別,幾人便湊在一堆玩耍,玩得幾乎忘了時辰,還是后來李嬤嬤過來找人,霽安和韶書才依依不舍的回東院。
當晚,洗漱沐浴過,韶書興奮的睡不著。她趴在大床上,昂頭看嬿央,“阿娘,我們什么時候回來”
嬿央“還不清楚,到時候看你們爹爹什么時候回來。”
“哦那要是不好玩就回來好不好”她爬一爬,爬到正疊衣服的嬿央身邊,睜著大眼睛問。
嬿央輕笑,伸手輕輕點一點她。
“那里在南邊,和京里不一樣,有好多韶書沒看過的東西呢。”
韶書立馬忘了回來的事,也不再執著歸期,只忽然一個翻身,高高興興又到哥哥那玩去。
嬿央這時拿起嬤嬤整理好的行禮單子又看一遍,看看可有什么東西落下了。
此番一去至少要個一兩年,春夏秋冬都在那,衣裳一定要帶全。
尤其是今年冬天的,祁長晏那邊可一件她和孩子們的衣裳也沒有,現買的成衣肯定不如國公府里做得精細,所以孩子們的衣裳一定不能少了。
著重多看了兩眼孩子們的東西,想了想,叫來嬤嬤又添了幾件。李嬤嬤道好,下去辦。
翌日,一早。
嬿央早早起了,帶孩子們去和父親母親道別。但父親不在,上朝去了,便只見到母親。
平寧公主摟著霽安和韶書不舍極了,忍不住把孩子們看了又看。之后還再三叮囑嬿央,“這一路上千萬別趕,霽安和韶書都是第一回出遠門,就怕兩人水土不服生病。”
嬿央“我知道了,母親。”
平寧公主點頭,又讓身邊的嬤嬤拿出一包東西,交給嬿央。
“是我昨日進宮和母后說過后去太醫院拿的,都是些補身治病的藥丸藥散,你拿好了,路上應個急。”
嬿央知道這東西難得,感激,“勞母親操勞了。”
“哪里。”
“行了,時辰也不早了,你們上馬車吧。”平寧公主嘆氣。
一刻鐘后,幾大輛馬車從國公府出發,離開京城。
當天下午,馬車抵達碼頭。
霽安和韶書還是頭一回乘船,兩人興奮不已,所以才被人放下站到甲板上,就想跑著四處看。但丫鬟們可不敢放任兩人這樣撒歡,趕緊拉住二人,差點喊祖宗,“少爺小姐,你們可別亂走,當心摔到水里去。”
“這水可深呢。”
嬿央這時看了過來,她朝兩人招招手,“過來,先去用膳。”
“好”一高一矮兩個稚童跑過來。
之后吃過飯,她們乘的這艘船也早出發了。
這艘船上只有她們一戶人家,是平寧公主特地著人安排的。船上的隨從也個個都是好手,都是國公府里出來的人,路上不用怕出什么事。
嬿央飯后攔著霽安和韶書沒讓兩人亂跑。
而兩人在最初的興頭過去后,也有些不舒服了,似乎有點暈船。
嬿央不暈船,但奈何她懷這胎時毛病多,這會兒也覺得胸口里有點惡心感。
她吃了個酸果子壓一壓,還讓嬤嬤切幾個小塊,給霽安和韶書也壓一壓。但兩人吃過還是沒什么精神,韶書已經開始想家了,她軟乎乎趴在嬿央身邊,“阿娘,我們回家吧”
不想坐船了,也不想去找爹爹了。
嬿央聽得失笑。
沒說什么,只摸摸她腦門,希望她能快些適應這走在水上的大船。
韶書扁完嘴,朝嬿央身邊拱一拱還想再說,但忽然,她嘴巴上捂了一個小肉手,是霽安的手捂了過來。霽安堵住妹妹還想說的話,板著小臉煞有介事,“不行的,船已經往南走了。”
“而且,你不想爹爹嗎”
韶書嘟嘴,“好吧。”
嬿央看著孩子們的小動作,輕笑。
十月十二,傍晚,大船一路南下,終于進入祁長晏轄下范圍。之后,下船,整理行禮,換乘馬車再次出發。
此時天色已暗了半邊,將要入夜。
霽安和韶書趴到窗戶邊,兩人邊看著路上仍然不疾不徐行走的路人,邊抬起小手指一指商鋪之下掛起的燈籠,看了好一會兒,終于看得沒趣了,不約而同回頭看嬿央。
“阿娘,還要多久”
嬿央“應該要一兩個時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