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寧公主“出了考場覺得如何”
“孫兒覺得還不錯。”
“那便好。”
平寧公主又道“餓了吧祖母已經叫嬤嬤吩咐人去做飯了,過會兒就能吃。”
霽安確實有點餓,雖然車上已經吃了份乳鴿,但他這個年紀正是食欲好的時候,平時動的也不少,就算才吃過也能吃的下別的。
夜里,一大家子聚在一起用過飯后,祁勐和鎮國公都過問了霽安府試的事,見霽安對答如流,俱是贊賞點頭。
鎮國公這夜躺下時,和平寧公主說“長晏找的先生倒是不錯。”
“不過,還得再給霽安找個武先生。”
他祁家的兒孫,不說一定要文武雙全,但起碼除了文一道,在武上也得有自保之力。
平寧公主看向丈夫,“那在府里挑人”
別的人她也信不過。
“嗯,這幾天我挑挑。”
“一定要挑個好的啊。”平寧公主強調。
“自然。”
霽安是他的孫子,他還能故意找個不好的壞了他身體根底
所以嬿央這次再回邯輔
倒是比上回縣試要回的更晚些,因為父親說讓她在家再待會兒,等霽安的武先生定了,到時再回邯輔。
嬿央沒有不應的。
順道,趁這個時間帶著孩子們去了祖父祖母墳上祭拜一趟。
霽徇是頭一回祭掃,還覺得挺好玩。
在這邊邁著小腳這溜達一下,那溜達一下,偶爾還彎腰撿撿地上的樹枝,撿到了,交給阿娘。
嬿央這時便把樹枝一起放在火里燒了,待黃紙燒透,又焚一份香,拜別。
下山回程路上,霽徇是被人抱著的,韶書則由嬿央牽著,一家子往回走。
走的途中,韶書看到一種果子,一串一串的,掛在綠油油的枝頭上。
她不由得駐足看了看,“阿娘,這是什么”
嬿央認得,但她沒直接說“韶書好好看看,或許你跟侯嬤嬤學過。”
一聽學過,韶書反應過來,“是藥材嗎”
于是想了想。
想了一遍,不大確定的說“五味子嗎阿娘”
她記得好像看過的草藥書里有。
嬿央沒想到她還真說對了,贊賞的捏捏掌心里的小手,“對,是五味子。”
韶書高興。
甚至有點想摘一串,但到底忍住了,因為它還沒長成熟。
遺憾收手。
不過因為成功認對了,回程途中一路都很高興,到了府里時還湊到祖母那說,說她今日去祭掃碰見五味子了,是味藥材。
平寧公主彎唇,正好,她最近也搜羅了一些東西,正是韶書能用得上的。
這些也是她特地搜羅的,家里既有孩子對醫術感興趣,那她自然全力支持她,這些書都是好書,有些是她問了幾個太醫,對方推薦的,又告訴她渠道找的,有些則是找皇兄要的,零零總總從去年韶書有興趣學醫起,就一直攢著,這時已經湊了有一個大箱子了。
她和嬿央說“韶書用得著,你回去時一起帶上。”
嬿央心想湊這些可不是易事。
“母親您費心了。”
平寧公主“哪里的話。”
但后來回到邯輔時,聽侯嬤嬤所感嘆,嬿央才知道又豈止是費心而已。
里面有幾本醫書甚至都是孤本,也就母親有法子能請她的兄長容情,謄抄一本。
且這些本子是不能外傳的,只能給韶書用。不過現在的韶書看不懂,還要等她大些才能進一步學,嬿央便先給她收好。
翌日,正逢端午。
韶書一早跟著侯嬤嬤一起灑藥防蟲,又懸掛艾草菖蒲,驅邪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