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峰聽完之后,從炕上拎過來煙笸籮,順手用裁好的紙條卷了一根旱煙,抽了一口之后道“你們倆要是在這兒結婚蓋房子,以后想要再回去可就費勁了,這是等于扎根農村了。”
知青中,也有一些跟葉知秋他們這樣高干子弟,家里根本不缺那百八十塊蓋房子錢的,若是真能隨便蓋房子,哪怕就是用兩年過渡,后面走了就歸村里,也有都是人蓋,什么時候都不缺聰明人,怎么會只有穿越者能想得到。
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農村蓋房子就是涉及到宅基地問題,也就涉及了戶籍落戶以及糧食關系,知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他們叫掛戶農村,支援建設,意思就是并非人家大隊的人,知青是沒有大隊上的人頭糧的,這個人頭糧,就是說,你是大隊的人,大隊不能讓你餓死。
所以,就算你是剛出生的嬰兒,又或者是臥床等死的老人、病人,根本做不了工,可是到了年底也會分給你一定的口糧,保證你能活著。
知青沒有這個待遇,他們下鄉,國家會給18個月的下鄉補助,一般是一個月8至12元,像葉知秋在的這個飲馬河大隊就算比較富庶的,上面每個月會給10元補助。
補助怎么花,別人不管,你是用來在村里買糧食也好,用來買日用品也罷,又或者攢起來也沒人管,但除了剛開始來的時候,大隊上會出于人道主義借給你一個月24斤糧食外,之后要么掙工分換糧食,要么拿錢買。
因為知青戶口關系已經轉到集體戶口上掛戶農村,就不享受城市定量供應糧還有相應副食品票證待遇,而且務農相當于重體力勞動。
所以,知青給的糧食定量是男子28斤月,女子24斤月,在這個范圍內,不管你是用公分還是錢來兌換,都不需要票證可以換取百分之十的細糧,剩下的就是粗糧了。
細糧和粗糧的兌換比例是一比三,也就是一斤細糧可以換三斤粗糧,怕吃不飽,可以直接跟會計說全要粗糧,但要是不想要粗糧全要細糧,那就得你自己去找村民私下兌換,但那樣的話,肯定是要吃點兒虧,比如一斤細糧要兌換三斤半粗糧。
這里說一下,細糧指的是純苞米面,不摻糠皮子或者苞米芯子的苞米面,至于大米還有白面,這個被稱作精細糧,不在供應范圍內,想要吃,只能拿精細糧票去縣城糧站或者高價去黑市購買。
還有就是,知青的糧食關系雖然掛戶在農村,但他們的戶口還是非農戶口,是集體戶,勞動歸大隊分配,但戶籍其實是歸知青辦管的。
也就是說,一旦有推薦大學機會,或者家里有安排招工,學農時間也符合,可以直接在大隊開個證明,加上接受證明,直接去知青辦辦理回城,重新享受城市居民的各種福利待遇。
可一旦結婚、批宅基地蓋房子、落戶,那就叫深入扎根農村,戶籍從集體戶變為社員,關系也從知青辦轉到大隊,日后子女出生也會享受村里的人頭糧。
同時,你再想參加招工回城那就困難了,肯定是不能按照學農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