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誠這人管理能力不錯,也很負責,有老大哥的擔當,新知青剛下鄉的時候,他都會盡量幫著適應,平時誰要是真有什么困難求助,他能幫著解決的也會盡量幫忙。
但他并不是那種無底線的老好人,很有原則的一個人,脾氣跟藍海生很合得來,兩人關系挺不錯的,當然,也沒有好到無話不說的地步。
另外一個叫黎波的男孩兒,家庭條件不太好,但家庭氛圍應該是不錯,聽說家里一共十二個孩子,他是老八,上面三個姐姐、四個哥哥,下面還有三個妹妹一個弟弟。
這個聽著有點兒恐怖,但在這個年代也不算特別稀奇,主要是這年代實在沒啥娛樂項目,白天干活掙錢還好,到了晚上,吃了飯除了睡覺啥也干不了。
這就是為啥,這時候的男人都怕打光棍,怎么的都想娶個老婆回家,這樣才能睡前活動一下,打個撲克打發時間,以至于家家都有不少孩子。
一般,像黎波家這樣的情況,除了長子、長女能得到點兒關注,后面孩子多了就不稀罕了,基本就是只要給口吃的,能活著就行了。
但黎波的父母這點做的不錯,對每個孩子都一碗水端平,所以,兄弟姐妹的關系都非常好,下鄉的時候,兄弟幾個都沒有抗拒,甚至是主動報名。
他們就是害怕因為家里孩子多,到時候多分攤給他們家名額,然后讓家里的姐姐妹妹們也跟著下鄉,男孩子怎么都不能吃虧,但女孩子就不一樣了。
不是他們瞧不起農村人,哪里都有好人,同樣的也不會缺壞人,農村二賴子、刮竿子有都是,女孩兒去了,要是被盯上壞了名聲,那就是一輩子都毀了。
所以,哥幾個一商量,大哥眼瞅著要結婚了,這不能下鄉,大姐、二姐都已經嫁人了,這不在下鄉計劃內,但三姐還小,就比黎波大一歲,剛十七,初中的時候就不念書了,正是下鄉的主要目標。
于是,二哥干脆把自己的臨時工工位讓給了三姐,他跟三個哥哥都去報名,到時候就算二保一,他們家也夠了,等三姐結婚了,正好給四妹妹,這不就都解決了。
沒有下鄉的大哥還有三姐覺得虧欠他們四個,所以,每個月都會給他們一人匯五塊錢,怎么也不會讓他們餓死。
黎波另外三個哥哥怎么處理這五塊錢,藍海生跟葉知秋不知道,但黎波基本都是每個月拿著錢跟村民換棒子面,多的時候換三塊錢的,少的時候就換兩塊錢的。
然后,把糧食郵回家,畢竟,家里的弟弟妹妹都正好是半大小子吃窮老子的時候。
黎波年齡小,是他們知青點年齡最小的,說是十六歲,其實,葉知秋落水的前三天才剛過十五歲生日,這孩子非常勤快,眼里也有活,平常脾氣也好。
他知道藍海生的家庭條件好,也不是巴結藍海生,他是直接就跟藍海生說的明白,比如,藍海生的衣服他每天給洗了,藍海生看著一禮拜給一二斤棒子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