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還不夠,現如今的無人機航拍都自帶圖傳模塊,最遠有效距離是一個很駭人的數字——七千米!
最多只需要三五天,運氣好的話最多一天,顧馳就能通過無人機找到極光站。
說到極光站,貌似現實中并沒有這么一個科考站,這顯然是作者在書中杜撰出來的。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并不輕松的極地旅程,趕在去之前,顧馳必須先做好最全面周到的準備才行,所以他并沒有馬上動身,而是繼續在學校里老老實實的上課,同時在網上下單,訂購了一批最專業的裝備。
等待到貨的這幾天,顧馳也沒閑著,每天都在網上學習和摸索有關南極的常識性問題,他可不想和那個吳富春一樣,像個不學無術的大老粗,進而被荊如意鄙視。
除此之外,顧馳甚至還花費重金,在島城最好的骨傷醫院臨時聘了一位骨科專家,只為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一手接骨技巧。
沒辦法,原著中的荊如意一出場就已經斷了腿骨,在自己明明有能力讓她第一時間得到醫治的情況下,卻偏偏要和她窩在一起生活兩個半月,這要是不想辦法治好她那條腿,顧馳心里還真有些過意不去。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句話說的一點沒錯,在顧馳大手筆砸下一百萬的重酬后,果然有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站了出來,專心細致的教導他應該怎么給病人接骨。
顧馳本來就曾于功夫夢的世界中,在武當山上和女道姑玄坤靜學過一些最基本的接骨竅門,畢竟傳統武術本身就是醫武不分家,因為有一定基礎,所以和這位老專家學起來也是相當的順暢,不敢說萬無一失,但在老專家看來,起碼也不弱于那些剛從中醫學院畢業的學生。
倒不是說顧馳真的天才到這個地步,短短幾天就能趕上人家幾年的努力,關鍵是顧馳只學接骨——更進一步來說,是只學怎樣接小腿的腿骨,這要是還能學不會,那顧馳反而要懷疑自己的屬性加點是不是加錯地方了。
用了差不多十天時間,他才算是做好了一切準備。
臨出發前,顧馳看了一下手頭上的東西,發現自己這次要帶的物資著實不少。
首先是穿的,價格高昂的全套沖鋒服,從衣服到褲子,另外還要再加上一雙高筒的防水長靴,另外還有保暖透氣性良好的加厚型全臉帽和手套、外加南北極都必不可少的防強光特制墨鏡。
這還只是穿在外面的,里面穿的就更厚實了,不管是內襪還是貼身衣物,全都是兼具了保暖和透氣的天蠶材質,本著一分價錢一分貨的原則,顧馳在這些天跑遍了島城的戶外用品專賣店,和多家店的老板進行了探討,最終買了一整套市面上極少能見到的專業套裝。
用這些店老板的話說,即使是真正的南北極科考隊,也未必舍得像顧馳這么奢侈。
除了穿在身上的,顧馳還從一家戶外用品店里買到一個罕見的專用登山包,容積可達一百五十升,甚至就連某淘上都沒有這么大容量的背包。
據那家店的老板介紹說,這是他去歐洲那邊旅行時淘回來的。
暫且不說他這番話有幾分可信度,但顧馳的確對這個大背包感到相當滿意。
原因很簡單,這個包確實很大,就是把一個成年女性都塞進去也問題不大,而且它的開口可以進行密封處理,防水性極佳,就是扔進水里也沉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