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哈,說得再多,也不如現實來的更有說服力,且再忍幾年,看你到時候還有什么話說……
其實顧馳的本意很簡單,他是想說服陳識,在天津這邊打響名氣后,收幾個真傳的徒弟,趕在三七年以前南下,去香港那邊發展。
雖說香港也會被日本占領一段時間,但畢竟不是很長,忍一忍也就過去了,總好過留在天津當順民吧?
可惜了……
惋惜之余,顧馳很快又釋然了,反正甭管這個世界的未來還會不會爆發二戰,對他和他身邊的人來說,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就是了。
之后就不用顧馳再做什么了,他只需要像個門神一樣往那兒一坐,再往桌子上拜訪幾十塊金磚就夠了,其他一切都由趙國卉帶著毛妹操持著辦了。
金磚是給其他武館準備的,當初顧馳答應了的,武館開張那天,天津武館有一家算一家,每家都有一塊金磚可拿。
當然,之前已經拿過顧馳金子的那五家武館不在此列。
從前人們做生意講究的是客滿盈門,武館這門行當也需要同行來捧場,有白送的黃金可拿,整個天津的武行都集體出動了,哪怕只為了那塊金磚,也沒人在今天做惡客。
武館正式開館是三天后,但從今天開始,就已經有人絡繹不絕的上門拜訪了。
來的人大都是本地商賈高官,天津這地方武風大盛,全靠這些人的襯托,也正是因為這些人肯捧場、也肯花錢,天津一地才能容得下六十多家武館。
這些人自然是由陳識負責招待,他們未來可能會成為陳識的大金主,自然要結識一番才行。
來的人都是有頭有臉的,也沒哪個不長眼的,敢對顧馳的女保鏢和毛妹動手動腳,這方面反而是民國時期的二代們更講究一些,畢竟那時候的人對名聲看得比命還要重,不像現代社會的二代、三代那樣,全都放飛自我了。
開館前三天,陸續來了近百號人物,上至達官顯貴,下至三教九流,可謂無所不至。
陳識這三天的心情非常好,大概是看到了武館在天津真正揚名立萬的那一天,這個年近四十的中年人私底下還偷偷抹了一把眼淚。
如果說前三天還只是預熱,那么三天一過,在武館真正開館的那一天,武館門前的一整條街都被堵住了。
今天上門的全都是本地武行的人,所謂來者是客,甭管打扮得光鮮亮麗還是衣衫襤褸,陳識這個館主都得客客氣氣的接待好了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