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了鸚鵡螺號之后,顧馳飛回島上,開始仔細搜索。
半小時后,在島嶼邊緣地帶,顧馳找到了他的目標。
“嘿嘿,小家伙兒們,都跟著我來吧,今后吃香的喝辣的少不了你們。”
在顧馳手上,抓著一只狗子大小的大象。
正如神秘島小說中所寫的,這座島上的生態圈是反著來的,外界體型大的生物,會在島上被縮小,而在外界小的生物,在島上又會被放大。
所以一頭大象變得只有狗子大小,而蜜蜂卻大得可供人騎乘。
顧馳找了一圈,最后一共找到了二十多頭大象,這些大象就算他今天不帶走,在幾年后也會死于島嶼的沉入海底,再說這么萌的小東西,見死不救多不好?
其實大象本身就是劇情的又一大BUG,按照劇情中的說法,島嶼每140年一個周期,一半時間在地表,另一半時間在海底沉著。
那么問題來了,大象是哪來的?
難不成是一百四十年前,神秘島浮上水面,大象遠渡重洋,不遠萬里而來,在這里安家落戶下來的?
實際上,別說大象了,島上的很多生物都不可能是島嶼本身的原裝貨,畢竟它們都是陸生生物,根本不可能在海底存活下來。
本著“廢物利用”的原則,顧馳準備轉移一批動物,反正留著它們在島上,幾年后照樣逃不脫一個死字。
首先被他轉移的就是象群,真不知這些狗子一般大的小東西是怎么在島上活下來的。
至于轉移到什么地方去,顧馳也是一早就想好了的。
除了國家寶藏的世界那邊,就再也找不出更合適的地方了,以一國之力,肯定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這批微型大象得到繁衍發展。
而事實也不出他所料,當看到顧馳驅趕著二十幾頭狗子大小的大象現身時,幾乎所有專家學者們都瞪大了眼睛,儼然一副不敢相信自己看到了什么的表情。
也難怪這些人會驚訝到說不出話來,要是運氣夠好,說不定這批大象將成為又一國寶級物種,地位堪比以賣萌為生的滾滾。
除了大象,那些完全沒有攻擊性傾向,甚至還可供人騎乘的蜜蜂,也在轉移對象里。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蜜蜂的體積太過巨大,顧馳嘗試了數次,才騎著幾只尚未完全成熟的小嗡嗡飛過了時空通道,倒是蜜蜂幼蟲他拿了不少,全都是籃球大小的超大型蜂蛹。
唯一遺憾的是沒能找到蜂王漿,畢竟如此巨大的蜜蜂,蜂王漿的產量應該也很高才對,且口感也肯定和外界有所不同。
轉移了蜜蜂不說,那些超巨大化的花草樹木等植物種子,同樣也是顧馳轉移的目標之一,包括直徑超過一米的巨型蘋果。
從科學角度來講,在神秘島上的任何一樣物種,拿到外界都同樣具備極高的研究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