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聯軍徹底崩潰了,幾十萬人在慌亂和恐懼的籠罩下抱頭鼠竄,往往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逃到船上去。
最重要的是,提前逃到船上的人,會不顧后來者的死活,搶先一步開走船。
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戰船被開走,剩下來的大部分被列奧尼達派人燒毀,還有一小部分被“起義”的聯軍士兵控制,主動敬獻給斯巴達國王。
整整一晚上單方面的屠殺,當第二天黎明到來時,整個波斯大營已經找不出幾個還能喘氣的波斯人了。
事后統計的結果,數十萬大軍百不存一,除了兩萬多臨時反正的“起義軍”,以及僥幸逃走的,其他所有波斯聯軍,都已經在這場混戰中枉送了性命。
真正死于斯巴達人之手的反而是少數,絕大部分送掉小命的,竟都是死于自相殘殺。
這就是古代戰爭的殘酷之處,當上位者一死,軍心渙散之下,即使是再強大的軍隊,也只能面臨分崩離析。
考慮到列奧尼達還要處理戰后事宜,顧馳并沒有再去找他,而是委托一名年輕的斯巴達戰士正是原劇情中被波斯人砍下頭顱的國王衛隊隊長之子,讓他轉達自己的意思,跟著就離開了溫泉關。
至此,溫泉關戰役告一段落。
歷史上以斯巴達三百勇士的犧牲之壯舉被廣為傳唱至后世,成為一代又一代反抗暴政,鼓舞人心的傳奇故事,終于在今天被徹底改變。
只可惜這并不是真實歷史,僅僅只是魔改過的電影世界,顧馳雖然心潮澎湃,卻并不覺得留有遺憾。
當然,要是換了真實歷史,他還真未必會站在斯巴達人這一邊。
真實歷史上的斯巴達人從來都不是友好和正義的象征,用殘忍暴虐來形容他們才是正確的。
這就好比電影中雖未曾出現過,但真實歷史上的斯巴達人,完全就是一個軍事化的集團整合體。
常年對外擴張、奴役其他民族、屠殺反抗者,瞧不起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領地內連一棟像樣的建筑都沒有,更別提為后人留下什么精致的藝術品了。
毫不夸張的說,真實的斯巴達人其實一點也不比電影世界里的波斯人好到哪去,野蠻和殘暴才是他們的座右銘。
好在歷史歸歷史,現實就是顧馳來到了電影世界中,遇上了極具人格魅力的斯巴達國王列奧尼達,并且決定站在他這邊,幫助斯巴達人戰勝波斯人。
與此同時,波斯海軍統帥阿特米西亞正率領著龐大的艦隊,向著希臘的雅典進發。
希臘諸多城邦中,以雅典和斯巴達為首,其中雅典的綜合實力還要在斯巴達之上。
大概也正是因為這種松散的聯盟制國家,在面對波斯入侵時,希臘上下才始終組織不起有效的抵抗,或者即使最后取得了勝利,也毫無效率可言。
此時的阿特米西亞并不知道薛西斯已死,否則她多半會馬上帶著手下海軍返回國內,以“主持大局”的名義重新選出下一任波斯之主。
很顯然,阿特米西亞也明白,身為一個希臘女人,能讓她率領波斯海軍,已經這個時代的極限了,要是她真想成為波斯新的主人,恐怕首先站出來反對的,就是她的手下。
凌晨時分,當阿特米西亞從睡夢中醒來,心頭忽然一陣悸動,仿佛有什么不祥的預兆。
她猛地睜開眼睛,赫然發現自己的屋子里竟然站著一個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