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甜我知道的。10”
田甜他們家也是兩頭兒忙活,這幾天他們家買了船,為了這個,哥哥都回來了。他雖然還是學徒,但是總比一般人懂不少。除了一些人少不方便人家,幾乎家家戶戶都定了船。
他們總歸得有一個掙錢的渠道,光是靠種地那肯定是不行的,這個誰都知道。所以這一次大家都是一起買船了。而且組織在一起,也能抱團兒。
關于漁霸的事情,大家都都少有些耳聞的。
這種事兒不稀奇,哪個時候都有,他們古代的時候去鎮里的集市買東西,還見過那強買強賣的,收保護費的呢。總歸壞人是什么時候都有的。因此大家倒是見怪不怪,雖說抱團兒不能杜絕這個問題,但是總歸能解決大部分問題。因此在這件事情上,全村還是很快的就達成了團結的共識。
別看平日里怎么鬧騰,關乎大事兒,大家都能做到。
田家這一次并不是原先商量好的田青松田青柏一起合伙兒買船,他們一起合伙兒的還多了一個青林。一來是因為兩個人出海也確實忙不過來,雇人未必方便,因為能干的都自己買船了。二來就是因為如果他們不帶上青林,青林還真的不能買船了。
一般人家都是兄弟合伙兒,或者是沒有分家老人主持著。總歸這種活兒一個人是干不起來的。可是青林父母不在,就是跟著大伯田遠山。他本想著和弟弟青槐一起合伙兒,兩兄弟一起干。
誰曾想青槐是打死也不同意,堅決不干。
青林沒轍,他自己一個人再有力氣也操持不起來,只好求助了大伯,相比于田青棗不著四六的話,青林這人一貫實在,又下力又能打。他跟青松青槐感情也好,索性就三個人一起干了。
正好三個人還能選個稍微大點的船,少不得收獲更多。
他們村是集體買船,全村一共定了十五艘船,這可不算少了,畢竟他們是一個不到二百人的小村子。刨除老人孩子,再看成年男人,十五艘真的不少了。
雖說他們是古代的老百姓,不如現代人見多識廣,可是因為窮過又逃過荒,反倒是格外能吃苦下力,像是本地的漁民不少,已經算是能吃苦了,但是跟他們還是不能比的。
就說他們才來了兩年,基本家家戶戶都攢出了能買船的錢就可見一二了。雖說他們有補貼,但是他們補貼并沒有當地的普遍工資高。更多還是靠著自己打零工,他們村供應山楂幾乎是占了罐頭廠需求的一大半兒了,屬實能干。
更不要說機械廠的小抹布,大家也是交貨不少。
不過賺的錢是有數兒的,買了船多少是有幾分拮據的,但是不夸張就是了。
相比于村里一派熱火朝天,田遠山倒是不那么高興,這不高興不是沖著家里人,而是沖著青槐,他對這小子十分的恨鐵不成鋼。大家都忙活著為了新生活前進,他倒好,一副要死不活兒的樣兒,一點也不知道上進。
按理說,他跟他哥哥青林一起出海打魚,日
子總歸也能不錯的。雖說他是一個人,可是也沒啥負擔啊,但是青槐不肯,就是不肯,差點閃了青林。他不樂意出海干海上的活兒,地里的活兒也干的普普通通,最近更是一副要死不活的傷心樣兒。
是的,傷心。
因為村里人知道了,石秀桂要帶著女兒蘭妮子出去找活兒干了。其實不僅僅是她們母女,如果別人想離開,也是可以的。村里會幫忙的,這事兒怎么說呢,村里會為大家介紹,但是這活兒好不好的還是看大家怎么想了。
能不能適應、能不能干得下去,也看大家自己的承受和堅持了。
不過別看已經有了兩年適應期,能夠有魄力豁出去闖蕩一下的,總歸還是少的。大部分人還是更習慣農村簡單的生活。他們經歷過逃荒,最向往的就是安穩的日子。
現在的日子跟城里沒法兒比,但是對他們來說已經是極好極好的日子了。
大家還是很珍惜的,并不想出去,或許出去會賺的更多一點,但是留在一起也餓不著,稍微努力一點就能天天吃上白面,所以大家也沒想出去。
蘭妮子這樣的是少數。
這一次村里決定出去的人不多的,一個是蘭妮子母女,他們要去首都,走的倒是不近。聽說他們會先從跑龍套做起來了。再一個決定離開的就是青柳了。
是的,青柳。
青柳其實早就想琢磨琢磨干點什么了,但是一直沒有考慮好,但是青柳還是有目標的,雖然聽說做演員更賺錢,但是青柳也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也從來沒有考慮過。
相比起來,她更樂意認認真真學點一技之長的,她想學做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