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當然不可能返場,當司儀的可不好喧賓奪主。
下河莊的人認出了陳意冬,紛紛笑著打招呼“乖乖隆地洞,你家的外甥女兒厲害咯,這大學里教的東西可真多,真出趟,什么都拿得出手。”
當舅舅的人直接懵圈了,他印象當中的外甥女兒文靜的很,聽說在大學都不怎么跟人玩到一起,沒想到現在竟然跟電視上的主持人一樣了。
他一時間甚至懷疑王瀟是叫人家的婚禮刺激到了,所以才反常亢奮。
他趕緊帶人走“不早了啊,瀟瀟,走走,我們回家去。”
生怕下一秒亢奮過度的人就原地表演發瘋。
新郎官的媽媽趕緊過來給王瀟塞紅包“拿著,姑娘,今兒真是謝謝你了啊。”
村里辦白事有大先生張羅,主家也是要給香煙跟豬肉當謝禮的。今天這姑娘主動站出來相當于干了半個大先生的活,叫她家臉上好光彩,這謝禮錢她家肯定得給。
王瀟沒跟人客氣,笑瞇瞇地道謝“那我沾你家喜氣了啊。”
等她去房里跟新娘子打招呼,秀云已經換下了紅毛衣,再三道謝,又給她塞了個紅包,算送嫁的喜錢。
王瀟同樣沒跟人推來推去,她這一天整的全是技術活,拿錢進兜天經地義。她又說了兩句吉祥話,興沖沖地坐上了舅舅的自行車后座,跟著回家。
哎喲,不錯,兩邊紅包都挺大方啊,一張紅紙包的是大團結10塊錢,另一張則是5塊。加上之前搶的堵門紅包,單是喜錢,她妥妥進賬20哦。
另外今天在下河莊鹵菜賣了十八塊七毛,刨除成本的話,今天30塊的收入是有的。
王瀟開心地吹了記口哨,催促舅舅“快快快,我們去供銷社看看,沒關門的話我要進貨。”
陳意冬還暈暈乎乎的呢,下意識地開口問“你要進什么貨啊”
“針頭線腦外加滾滾油之類的,村上小店不賣,一般人得到供銷社才能買的東西。”
上午她跟姑娘們閑磕牙不是白磕的。她發現雖然現在周鎮的自行車不算稀奇,但使用人群基本集中在年輕一代用來上下班,四五十歲不會騎車的人一堆。而這部分人群往往承擔著家里照應孫輩以及下田種地外加養雞養鴨養豬的活計,等閑想抽空跑鎮上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其實挺難的。
他們是可以向子女求助,讓子女去鎮上幫自己帶。可中國式家庭關系在鄉土社會的一個重要表現是長輩不習慣對晚輩開口,他們寧可選擇等貨郎偶爾進村賣東西再買或者自己想方設法跑字面意義上的跑,靠兩條腿一趟鎮上去供銷社買。
王瀟聽了之后壓根沒空唏噓親子關系的詭異,她只抓重點,挖掘商機。
既然村里人需要供銷社的貨又不方便自己來買,那她送貨進村好了。她可不會因為生意小就瞧不上,反正也是順帶手的事。
當初她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桶金就是背靠山姆代購賺的。從一開始加價送貨上門到后來免費代購靠積分返現掙錢,巔峰時期她穩定向省城周邊地級市二十多家超市穩定供貨,靠著積分返現月入六位數,兩年喜提省城大平層,后來房產貶值她都沒怎么心疼。
現在,她不過是復制山姆代購的掙錢模式而已。
陳意冬聽說她還要賣針頭線腦掙錢,直接傻了。
他外甥女兒是刺激過頭了吧,這參加一趟婚禮,她打算掙幾份錢封神榜上的哪吒的三頭六臂都不夠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