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妱在行宮的日子確實越過越舒心。
她是唯一的主子,每個人都在盡力讓她高興,沒人敢給她臉色瞧,即便吃穿并不像以前一樣什么都是最頂級,但是她對這些也不挑,山珍海味能吃,但若是心情好的話,粗茶淡飯她也能吃得津津有味。
當然,行宮的飯食只是不是頂頂好,也絕對算不上粗茶淡飯就是了。
自從放風箏那天過后,行宮中就好像開了禁,不再那么死氣沉沉,人人臉上都掛了笑,姜妱喜歡這種氣氛,便常常去園子里逛逛,看著他們有時候放風箏,有時候射覆,做各種游戲。
到了后來,她的身子終于被江太醫那些綿綿不斷的藥膳調理的結實起來,竟然也嘗試著一起去玩。
當宮中派來的太醫到的時候,她就正在宮人們的陪伴下踢毽子。
“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
“娘娘屬下有事通報。”
許致生硬的聲音打斷了歡呼聲。
姜妱的一下子被轉移了注意力,腳下沒留意,本該停在腳尖上的毽子飛出去半丈遠,來不及補救了。
于是許致便聽到了至少十來個人不約而同惋惜的嘆氣,又莫名其妙的收到了差不多同樣數量的白眼。
姜妱也覺得有些可惜,她許久不動,早就把之前的技巧忘光了,加上體力不足的緣故,練習了好多天這才好不容易能踢到九十多個,差一個就過百了。
但是她倒不至于為這個生氣,于是接過春藤遞來的帕子,一邊將臉上因運動熱出來的汗水擦凈,一邊走到石桌旁的凳子上坐下,細細地喘了幾口氣便招手讓許致到跟前來,和氣地問道“是有什么事么”
許致略抬了抬頭,只見年輕的皇后今天不施粉黛,素面朝天,但是皮膚雪白,像是晶瑩的仿佛能透過陽光,以往沒有血色的雙頰也因為剛剛運動過而泛起了一點自然的紅暈,雙眸烏黑明亮,眉目如畫,口角帶笑,這種美麗與之前相比更多了三分靈動。
她一頭烏發全部盤起,卻沒有假髻,只是用一根簡單的檀木簪將頭發固定,其余裝飾一概棄用,身著一身暗紅色的窄袖翻領袍,這衣袍僅僅及膝,側邊開叉,隱隱可以露出其下玄色的褲裝,腳踏烏皮短靴,是一副相當利落特別的打扮。
許致知道,這其實是改良的胡服,自漠遼傳至秦國,在秦國相當時興,后逐漸傳到晉國,現下許多家境殷實的女孩子私下里喜歡這樣靈活利落的服飾,大膽一點的還敢穿出門去。
只是相較于秦國,晉國的風氣更加保守,許多士人見不得這樣離經叛道的衣服,總是要詬病一番,以至于宮廷中的嬪妃少見這樣的打扮。
皇后這身衣服看上去像是新做的,雖沒有用宮里那些極盡奢華的貢品布料,但是做得細致合身,穿在這樣的美人身上相得益彰。
許致原本不像那些迂腐老頭子一樣覺得穿胡服就是不守婦道,但是也不得不承認皇后這樣實在太出挑扎眼了些,與晉國越來越強調中庸保守的風氣完全不相容。
他心中暗想當時不是死活不愿意出宮么,來行宮的一路上都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情緒也那樣急躁,動輒打罵宮人,見了誰都是一副壞脾氣,怎么現在倒是樂不思蜀,與先前判若兩人。
許致是淑妃的內侄,原本與褚皇后便是兩個派系的人,加上他見過皇后情緒最不穩定、最難堪的一面,對她的態度自然有點隱晦的厭煩輕蔑,覺得她德不配位,若不是有個太師父親,根本沒資格作陛下的皇后。
但是經過了這一段時間,他卻又被姜妱的一言一行弄得非常疑惑,厭惡之情也不知不覺減輕了許多,實在弄不明白為什么她與之前有這樣大的不同,最后只得歸結于有些女人經歷了喪子之痛之后就會瘋魔一段時間,等傷痛平息了,人可能就正常了。
許致桀驁清高,自認不能跟剛失去了孩子的弱女子一般見識,因此也漸漸放下了成見,替皇后辦起事來越來越賣力,還自覺這是一種負責任又不因私廢公的專業態度。
“回稟皇后娘娘,宮中吳院判已經到了行宮,正等您召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