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現在還很年輕。
年輕,就該有更多的膽量。
她還處于沒有人會規訓她這個能做、那個不能做的年紀。
她可以不去強求那么多的合理性。
只要有可能,一絲可能,她就可以往前沖。
這就是年輕的底氣。
但即便鼓足了勇氣。
沈遙凌還是會有些無可避免的緊張。
畢竟,當除她之外的第一個人打開這份卷軸之時,就意味著她所有的“妄想”不再是只屬于自己的想象。
它開始要被另一個人審判,開始要負責,開始要變得有意義。
而她無法預知。
這次審判的結果,是會被贊同,還是會被嫌棄。
調整了一番心緒,沈遙凌才開口。
“老師,在你看這個之前,我先問你一個問題。”
魏漁安靜地注視著她,示意讓她說完。
沈遙凌道。
“在堪輿館的課上,我們曾學習過科力沁沙地的演化過程。書上說,北部科力沁沙地迅速擴張的原因,最主要的是北夷侵占大錫、隆同,導致民眾大量遷移,而作為遷移的結果,百姓過度密集,又導致過度農耕,對嗎”
科力沁沙地處于大錫、隆同兩郡腹部,被包圍在草原之中,是這兩郡的主要組成部分。
大錫、隆同早年被北夷奪去,十幾年前才收復回大偃。
魏漁思忖了一下,似乎想說什么,但沒有打斷,只是點點頭。
沈遙凌續道,“可是,我翻閱了當時的州縣記載,當時因戰亂遷移到北境的人口最多只有二萬人,而且他們同時也會帶去肥料、開采水源,按理來說,是不會造成那么大面積的沙化的,老師覺得呢”
魏漁淺淡的眼眸深處亮了亮,似是躍起一朵火光。
“你還查了那些資料”
他脫口而出,隨即沉默一瞬,篤定地點點頭“是。”
他說著跟書中的解釋完全不同、離經叛道的話,卻一臉坦然。
“我也認為,當時人口增長帶來的農耕影響,實際上不足以造成這個后果。”
沈遙凌唇角的梨渦很快地一閃。
輕聲道“我就知道。”
學這堂課時,她還不認識魏漁。
只是看到,堪輿館所發的教本最下端,還有一行小字,提示說,那十幾年里,科力沁沙地急劇惡化。
急劇惡化,就是這四個字,引導著沈遙凌察覺到了不對勁。
在此之前,已經有數百萬人口遷徙到了科力沁附近生活,并設立州縣,留下了長達百余年的記錄。
這片土地在經歷了百年的開墾之后,沒道理會突然因為那增加的兩萬人而驟然崩潰。
沈遙凌查完所有資料后便猜想,留下這一句話的人,定然也是不相信教本上的說法,所以才會刻意藏下這一句提示,悄然埋下一個謎題,然后被她挖到。
恰巧又聽聞,有一位“幽靈夫子”不參與授課,但參與教本和考卷的編纂。
沈遙凌當時便猜,這位幕后指點之人,很有可能就是所謂的“幽靈夫子”。
及至后來,知道“幽靈夫子”竟然就是前世大名鼎鼎的魏不厭,她便越發加深了這個猜測,也堅定了一定要接近魏漁的心思。
直到今日,終于能夠準備好,坐在魏漁的對面,跟他面對面地聊起這個觀點,而且得到了他的認可,沈遙凌終于有種解開謎底的感覺。
她沒有找錯人。
魏漁是那個可以理解她、幫到她的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