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遙凌心中一驚,攔都沒來得及攔。
那幾個人面色難看,轉向了喻綺昕。
比劃了一下,一個人就沖上去,把喻綺昕的手腳也綁了起來。
喻綺昕掙扎不已,握緊拳頭砸了幾下那個人的腦袋,但根本沒有什么用。
那人把喻綺昕綁好之后,一臉惱火,想要扇喻綺昕巴掌。
“等等等等”沈遙凌大聲喊了起來。
那幾人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手上的動作停頓。
沈遙凌禿嚕了幾句阿魯話。
什么“謝謝”“你好”“我喜歡這個”,反正所有她知道的詞全都拿出來說了一遍。
那幾個人被她整得有點迷糊了,盯著她,似乎想看她到底要搞什么幺蛾子。
沈遙凌嘆息一聲,做
了個雙手合十的動作,又比了比自己的嘴巴,嘰里咕嚕亂說了幾句。
那幾人似乎明白過來了。
留下其余的人繼續看守他們,其中一個人走到門外去。
過了一會兒帶回來一個大偃僧人。
沈遙凌一見到那個僧人,就一臉驚喜。
高興地說“你快幫我告訴他們,我愿意相信石頭之神。其實,我早已經信奉石頭之神很多年了。”
段兒一愣。
旁邊的喻綺昕聽著這句話,更加崩潰了。
揮舞著被綁起來的雙手哭喊道沈遙凌你瘋了你不要他們騙了,你清醒一點”
沈遙凌“”
一刻鐘之前,這是她想對喻綺昕說的話。
喻綺昕的哭喊顯然讓另外幾個人不滿,他們并沒有亞鶻那點穴功夫,沖上去用麻繩綁住了喻綺昕的嘴。
沈遙凌強行不看她,繼續對著那個僧人一臉高興。
“你應該明白我的吧,其實石頭之神才是世上的真神,我有證據。”
那大偃僧人頓了一下,將她的話翻譯成阿魯話,轉述給另外幾人。
另外幾個人都看了過來,顯然多了一絲興趣。
“你知道的,我們大偃自古就有盤古開天辟地的神話。你們相信世界是由瓦都里創造的,正如我們相信盤古劈開混沌的世界,從石頭之中釋放出了無數的生靈。而在盤古消失以后,他的身軀也化作了石頭,山,和樹木,直到現在在我們大偃的海岸線邊緣,還有一塊巨大的石頭是盤古的足跡。那個形狀與足印一模一樣,你們阿魯國不也有一座山,被叫做腳印山嗎”
這是沈遙凌在島上的這幾日到處觀光時聽說的。
她一下子就想到了大偃也有類似的傳說。
其實這是一件很常見的事。
之前沈遙凌跟著魏漁學習研究外邦的典籍的時候,還同時學習了大偃的古代傳說。
大部分神話都來源于夏鼎上的雕刻記載。
夏鼎是大禹時期傳下來的,把所知的不同地區用什么祭物祭不同的神刻在鼎上,百姓習得了這些,就能辨別善惡,入川澤山林時,便能不驚動山妖水怪,不逢不若,魑魅魍魎莫能逢之,協于上下,以承天休。
在學那些典籍的時候,沈遙凌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海外異邦的神話傳說中有很多跟跟九鼎上的百物神仙鬼怪有重合之處。
比如異邦有“帶有翅膀的人”,山海經中有“飛人”。外文中說的“無頭人”,對應著山海經中的刑天。人魚在大偃被叫做氐人,長耳人則對應著聶耳。甚至一些奇奇怪怪的傳聞,什么離開人體在天上飛的頭、狗面人等等,都能在夏鼎上找到相關的傳說。
魏漁說,地形和氣候都是會變化的,這些巧合很有可能是因為在很久很久以前,山海的位置與現在不同,道路也與現在不同。
不同國家的人在那時能夠互相來往,把彼此的傳聞神話傳到了別的地方去
,才有了這般相似的古傳聞。
即便魏漁解釋得這樣清楚,但沈遙凌剛看到時,還是覺得既神秘又有趣。
甚至開始幻想,有這樣多的巧合,是不是說明世上當真有著這些神明。
既然她自己都能被唬住,那么唬住別人也沒有問題。
因而現在沈遙凌信口胡說了起來。
“所以你們發現了嗎,其實我們的土地本就是一體。當年盤古在我們的土地上留下了一只腳印,在你們的土地上留下了另一只腳印,你們的瓦都里,其實就是我們的盤古天神”
僧人思索了很久,才將這些話譯給另外幾人聽。
另外幾個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一臉茫然地跟那個大偃僧人追問,大偃僧人也手忙腳亂地用大偃話說了幾遍“確實有這個傳說”,接著才反應過來,又用阿魯話說了幾遍。
那幾個人也思索了半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