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隊附近的小池塘邊。
初夏和林霄函坐在橫在池塘邊的那棵大樹上。
他們中午剛開始過來講故事的時候,才有五六個孩子坐著聽。
經過兩三個小時的口口相傳,現在他們面前已經圍幾十個孩子了。
這些孩子里,有聽過了故事還想再聽蹲著不走的,也有和小河邊那幾個孩子一樣,聽說有故事聽剛跑過來的。
等他們都坐好了安靜下來,林霄函手里拿著書又說“又來了好多沒聽過的人是吧,那我們就再講一遍好了。”
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大聲應和“好”
林霄函這便又再次講起故事來。
他們考慮的是新來的那些孩子,所以講具體故事之前,還是先把故事的大背景給簡單介紹了一下。
故事大背景也就是東漢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吳三國鼎立。
再順帶簡單化介紹一些主要人物。
林霄函拿著書講的時候,不管是聽過了的孩子還是沒聽過的孩子,那眼睛全都睜得圓溜溜的,眨也不眨地盯著他。
和之前一樣,林霄函講完故事大背景和他準備的片段小故事,便把書給到初夏手里,再讓她講她準備的故事。
兩個故事都講完后,聽的孩子們全都滿臉意猶未盡。
聽第一遍的孩子最是心癢,有膽大的,追著問“還有嗎還有嗎”
本來初夏和林霄函就準備了兩個故事。
但抵不住這些孩子太想聽,所以又把桃園三結義展開講了講。
講這個故事的時候,初夏和林霄函還特意拎了其中一句話出來單獨講了講,并帶著重復念了好幾遍。有些孩子記憶力好,很快便記住了這句話。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不全記得的孩子跟著全記得的孩子一起喊。
喊到最后四個字,氣勢直上云霄。
初夏和林霄函笑著給他們鼓掌。
等他們稍微安靜下來些,初夏又接著出聲說“怎么樣書里的故事都很有意思吧”
“是的”孩子們明顯放松了很多,齊聲回答。
回答完又有膽子大的孩子問“還能再講一個嗎這本書這么厚,肯定還有很多故事吧,最后是劉備他們贏了嗎”
林霄函這又接上話,看向問問題的孩子說“對,故事很長,我們一天講不了那么多,如果大家還想聽更多的故事,想知道最后到底是不是劉備贏了,可以報名來上學,我們以后在學校一點一點給大家講。等你們上學識了字,也可以自己讀,書里什么樣的故事都有。”
“還有這個。”初夏拿著連環畫舉起來,和林霄函打配合。
她把連環畫送到兩個新來的孩子手里說“這個是我們從城里帶來的連環畫,有很多本,每一本都是一個故事,這些連環畫我們也都會放在學校里,每個星期都會發給大家看。”
新來的孩子一邊翻連環畫一邊“哇”不停。
哇完了看向初夏,驚喜地說“這個畫得也太好看了,你們能給我們講講畫的是什么故事嗎這個炸碉堡的應該是董存瑞吧”
林霄函接著道“很抱歉,這些故事我們不能講,這些連環畫啊,我們是要用來教大家識字的,識字了以后你們自然就看得懂了。”
有孩子聽明白了這話的意思,問道“反正就是得去上學唄”
林霄函順勢道“說得沒錯,上學以后你們會有聽不完的故事,還可以學認字自己看自己喜歡的故事。學校絕不是你們想象中那種可怕的地方,不是學習不好就要挨打的,反正我和唐老師不會打學生。”
“真的嗎”
初夏回答“當然是真的啊,我們不會打人的。”
說著小心從口袋里掏出奶糖,捏在手里舉起來,“我們不止不會打人,而且只要有人來報名上學,來一個我們送一顆奶糖。”
看到奶糖,許多孩子眼睛瞬間亮起來,同時咽了口口水。
年齡小的孩子控制不住,口水都從嘴角流出來了。
有些孩子蹲在這聽了好幾遍故事,也眼巴巴看了好幾遍的奶糖。
現在再看到,還是會忍不住跟著一起流口水咽口水。
饞完了,有孩子大聲問“真的不騙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