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人家的嘴軟,這話是沒錯的。
當然了,初夏的廚藝也確實讓劉書記打心底里認服。
他看著初夏和林霄函又反問一句“你們確定真的想要搞”
該說的話上星期都說過了,初夏這會便沒再多講。
她直接擺出態度,點頭應一句“嗯”
劉書記看著他倆又想了會,然后說“行,那你們就先回去等著吧,我們這邊一起商量商量,商量出結果了,成與不成都告訴你們。”
劉書記對這事的態度有了明顯松動,初夏自然更高興了。
她和林霄函也識趣,忙客氣地打聲招呼走人,沒再多留妨礙他們說話。
而初夏和林霄函走后,梁有田、武昌明和秦學立馬就拿起了大碗里的饅頭,動作麻利地去沾盆里的湯汁,繼續吃起饅頭來。
劉書記轉頭看到他們仨“”
他這樣默了會,到底也沒忍住,也伸手掰饅頭沾湯汁去了。
不消一會,盆里的湯汁就被他們四個人
沾完了。
那原本裝菜的盆,比用清水洗過了還干凈。
全都吃干凈了,也沒什么想頭了。
梁有田這才又開口問劉書記“書記,他倆是要搞什么呀”
劉書記這便沒再兜圈子,把初夏和林霄函上星期找他說的事情,跟梁有田四個人簡單說了一番。
聽完其他四人自然也明白了,初夏和林霄函為什么要做這一桌菜。
會計秦學直接開口說這廚藝,支個面攤綽綽有余。”
剛把滿桌東西吃得一點菜湯都不剩,梁有田、武昌明和陳金鳳被這頓飯收買得服服帖帖,自是都同意得不能再同意地點頭。
劉書記掃他們一眼又問“那意思你們是同意了”
吃得實在是舒服,梁有田緩了一會道“只要他們自己愿意,我覺得能讓他們試試,他們也是想為大隊多做點事,不也是為了咱們大隊好嗎”
武昌明、陳金鳳和秦學看著都沒意見。
劉書記默了會沒立即說話。
秦學腦子里冒出更多的想法來,忽又開口說“劉書記,要我說,既然小夏同志她有這樣的手藝,咱們甚至可以整個國營食堂。”
“國營食堂”劉書記看向他,“你倒是比他們主意還大,在鄉下弄國營食堂,誰來吃啊誰家有那閑錢擱外頭吃飯啊”
秦學道“書記,就算是鄉下,那每家的條件和情況也都不一樣,那總是有人會需要在外面吃上一頓兩頓的呀,咱們當干部的做事情的宗旨是什么,不就是為人民服務嗎既然人民有需要,咱們也有這樣的人才可用,那咱們就去滿足人民的需要,這不對嗎”
劉書記看著秦學沒說話。
秦學繼續說“書記您看哈,咱們清河鎮,總共有二十六個大隊,這么多大隊這么多人口,只有鎮上一個國營食堂對外開放,是不是太少了離公社近的那些大隊,人家有需要,走幾步就到公社的國營食堂了,那像咱們這種離公社遠的,根本不行。”
“當然了,沒有誰家是靠在外頭吃飯過日子的,我說的都是有需要的時候,您說誰家不會遇到點重要的事,請人辦事的時候,那不得吃頓像樣點的再或者說別的地方的人到咱這一片辦事,有個國營食堂是不是也方便就比如公社的宣傳隊下來到咱這一片各個大隊演出,那么多人要吃飯呢,有個國營食堂,是不是能解決很多問題”
聽起來是挺有道理的。
但開國營食堂是個更大的事,劉書記可沒覺得說說就能干。
不過經過秦學這么一說,心里有了比較,他這會覺得初夏和林霄函提出來的支面攤的事,可簡單多了容易多了,也實際多了。
于是他說“我跟你們聊支個小面攤,你跟我聊出個國營食堂,可真有你的。國營食堂這可不是個小事情,得從長計議,以后再說。既然你們對這事都沒有意見,那要不就讓那倆孩子去集市上支個面攤試試水,先看看情況怎么樣。”
墜落的夕陽把天空染成了深橘色。
黃昏暮色中,初夏和林霄函站在小土坡上放雞。
六只雞在雜草叢中或跑或走,時不時停下來低頭啄食。
初夏看著天邊的夕陽說“也不知道他們現在商量得怎么樣了。”
林霄函淡定道“問題應該不大。”
初夏看他一眼笑著道“借你吉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