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以前沒太關注和琢磨過院兒里的鄰里關系。
她只知道,他們院兒里三家關系都不錯,在一個院兒里住了二十多年,沒有發生過什么大矛盾,沒有因為什么事鬧得難看過。
平時一家有事,若是需要的話,另外兩家也會力所能及幫幫忙。
但結合上小說里面的內容來看的話,她這會自然能看得出來,蔣家對她家和韓家,其實是從心眼兒里有些瞧不上的。
而主要原因就是在三家父母的工作和文化水平上。
蔣建平和徐麗華的工作都更好更體面,文化程度也更高。
初夏家里,唐海寬在醬菜廠當工人,吳雪梅在副食店當售貨員。
韓家韓慶天蹬三輪,王翠英連工作都沒有,在家搞點副業。
他們在工作上都比不上蔣建平和徐麗華,文化水平也比不上。
在蔣建平和徐麗華的眼里,他們都是文化程度不高,思想水平也不高的粗人。
而他們這樣的家庭,自然也教育不出什么模范孩子來。
所以在蔣建平和徐麗華的教育和影響之下,蔣冠杰和蔣珊跟院兒里其他的孩子走得都不近,從小就不會和他們一起玩一起野。
蔣家各方面都講規矩,蔣冠杰和蔣珊從小就被管得很嚴。
蔣珊還有叛逆調皮的時候,蔣冠杰則是從來都沒有,他不止在他們院兒里是最聽話的孩子,在整條胡同里也是。
徐麗華一直拿蔣冠杰的聽話當驕傲。
在她眼里,一整條胡同的孩子都沒有她家蔣冠杰聽話有出息。
蔣珊也不行,蔣珊可沒有蔣冠杰這么聽她的話。
蔣冠杰剛才說初夏那樣的話,雖然語氣上很平淡,聽不出有什么鄙視和嫌棄,但其實就帶著天然的看不起。
不想回答和不愿意借都沒毛病,非要說一句她不懂。
她就算只讀到了小學二年級,也不可能不懂高考考大學是什么。
初夏站著輕輕吸氣,抿住嘴唇在心里想不行,她不能一直這樣被別人這么看不起,她必須得更加倍地努力才行。
于是她沒再在院子里站著浪費時間。
她跟唐海寬和吳雪梅說“爸媽,我有事先回屋去了。”
唐海寬和吳雪梅自然應道“你有事就去忙。”
初夏應了聲跑回屋,徐麗華和李蘭又端著盆出來到水龍頭邊洗碗,這又和唐海寬、吳雪梅說起話來,時不時笑上一聲。
初夏回到房間里,在寫字臺前坐下來。
她拿過書包打開蓋子,把里面剛才在新華書店買的兩本復習資料拿出來,打開桌子上的臺燈,沉下心慢慢進入學習狀態。
接下來她還得去廠里上班,能用來復習的時間有限,所以她必須得爭分奪秒,把所有能用的時間全都利用起來。
她沒有百分百的把握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學,所以她不打算把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工作給辭掉,而
是打算邊工作邊復習。
初夏學習學得很認真,唐海寬和吳雪梅都洗漱完準備睡覺了,她還趴在臺燈前,捏著筆在資料書上寫寫畫畫。
吳雪梅不知道她在忙什么,看她沒有要停的意思,過來敲響她的房門,推開跟她說“明天得早起去單位報到,早點洗漱早點睡覺。”
初夏回神回過頭,應聲道“好的,我馬上就睡。”
吳雪梅有些好奇問“你這是在忙什么呀”
初夏笑著道“看書呢,在鄉下養成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