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要緊的食材的問題解決了。
初夏和唐海寬也就開始正式做起了其他的準備工作。
唐海寬在做飯館這方面有足夠的經驗,他家的飯館里還需要置辦些什么,他看上那么一圈,也就列出清單來了。
照著清單把還需要的東西采買回來,沒什么難的。
而準備工作當中,最重要且最不能含糊的,是飯館要做什么飯菜。
唐海寬知道初夏廚藝好,自然和初夏一起商量決定。
而他們并沒有直接定好菜就急著開業,而是各自先把自己拿手的菜都列出來,然后買少量食材回來,先琢磨提升每道菜的口味,爭取把每道菜做出最好的味道,再正式開業。
其實主要是初夏把自己琢磨出來的那些門門道道,全都細致地教給唐海寬,讓他把自己原本就會做的菜,做得更加好吃。
工序火候配料,初夏和唐海寬在灶臺上試,并全都一點點寫下來。
每確定好一道菜,她便會寫出來一篇非常細致的菜譜。
這一個過程,更像是父女倆在一起研制菜譜。
唐海寬年輕時跟著他爸做學徒的時候,都沒這么細致投入過。
每次初夏和唐海寬在廚房里琢磨菜,院子里都會飄滿了菜香味。
那些胡同里來串門子的鄰居,忍不住這香味的誘惑,總要咽上好幾大口水,有的甚至站去唐家廚房外,巴巴地伸頭往里看。
通過實操,初夏和唐海寬把試好的菜一道道定下來。
確定好菜單以后,主食除了米飯,初夏自然也把自己最拿手同時北京人最愛吃的炸醬面加了進來。
面醬的制作需要時間,他們剛好趁這時間做其他的準備工作。
西半空。
太陽一點點躲進如棉花團般的白云后頭。
唐海寬爬著梯子,把新制作剛取回來的牌匾掛上門楣。
初夏在下面幫他看掛得正不正,旁邊一些看熱鬧的鄰居也幫著看。
掛好后唐海寬從梯子上下來。
他自己也站遠了看一看,滿意道“可以。”
牌匾上飯店的名字還是之前的名字正陽飯店。
這名字是初夏爺爺當年取的,她和唐海寬都不打算改這名字。
牌匾掛好了,飯館看起來也重新煥發了生機。
旁邊一個看熱鬧的白胡子老大爺問“你家這飯館什么時候開張啊”
唐海寬看向他說“大爺,快了,準備工作已經做得差不多了。”
只還差炸醬面的面醬沒有好,面醬好了,立馬就可以開張了。
他們也不用為開業做什么宣傳。
他家這事上了那么多回報紙,記者追著報道,是最近這段時間以來最受人關注的新聞,大家都自己盯著關注的。
白胡子大爺又說“沒想到這輩子還能讓我再看到私人飯館開張。”
他旁邊的大爺接著說“可不是么這事兒多新鮮哪。”
從最開始聽說到現在,還是覺得新鮮。
唐海寬沒跟他們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