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去上班哪來的報紙看,蔣建平伸手接過報紙,嘴上問“怎么了”
看來是又有什么了不得的新鮮事。
有新鮮事當然不能錯過,韓慶天和韓雷立馬也湊了過來。
在蔣建平低眉看報紙的時候,他們伸頭一起看。
還真是十分了不得的新鮮事,報紙是國家最權威的報紙,報道的內容是,有個個體戶今年這一年足賺了一萬多。
剛看到這數額,韓慶天就驚得炸出了聲“一年賺一萬多”
那來串門子的鄰居說“可不是嗎這個數也太嚇人了,我也是半天沒反應過來,你們想想咱有正經工作的,一年才掙多少錢。”
徐麗華王翠英李蘭聽到了這個話,也都湊過來看。
韓雷沒看完,出聲問“報紙上怎么說的批判了這件事嗎”
蔣建平已經看完了,回答道“不僅沒有批判,字里行間還都是支持和鼓勵
,看來啊,這是大勢所趨了。”
之前已經經歷過了唐家飯館的事情,他們現在對國家這態度也不覺得稀奇了。
那串門子的鄰居又說“你們說這個事,是不是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這一年,那些出頭干個體的,就算沒賺到上萬,那賺的也不可能少吧。報紙登的只有這一個,可能多的是賺到上萬的呢。”
說到這完話,他們忽而想到了一起。
幾個人默契轉頭,看向了正坐在正屋外面曬太陽的唐家一家三口。
他們之前一直都好奇唐家生意這么好,究竟賺多少錢。
唐家的人死活也不肯說,每次都說除掉各項成本沒賺到什么錢,現在對著這報紙上的報道看,他們突然對唐家賺了多少錢有了些具體的概念。
他們之前私下議論也有猜測。
想著唐家一個月起碼能賺上個幾百塊錢。
就是賺了幾百塊錢,他們都覺得非常非常多了。
但現在看來,他們膽子實在是太小了,放開了想象都碰不到邊。
看了一會,幾個人回過頭來。
他們看看彼此,又清一清嗓子,感覺嗓子里忽像塞了棉花。
蔣建平忽又出聲道“管別人家干什么,過好自己的日子就行了。”
那串門子的人則說“既然國家支持鼓勵這事,這事誰都能干,這錢誰都能賺,那咱們也能賺啊,總不能都讓他們給賺了吧。管他什么體面不體面丟人不丟人的,體面又不能當飯吃。”
韓慶天在旁邊點頭,“正經賺錢不丟人。”
韓雷這又接上“之前我就想說讓三兒出去搗騰點東西,擺個小攤什么的,媽嫌不體面丟人,您看,人家搞的都賺發了。”
王翠英臉上白一陣紅一陣,心里也非常懊悔,好像本該落在他家口袋里的大把大把的錢,就這么擦著他家口袋邊飛過去了。
但她硬是裝不在意道“那大家都覺得丟人不體面,又不是我一個。”
都過去的事了,現在還扯來干什么
韓慶天又開口道“還不晚,過完年讓他搞搞看。”
初夏坐在陽光下,低頭織著圍巾,在心里想不好意思,晚了。
這報紙一出,全國上下全都能看到,知道搞個體能賺錢的那是一大群人,開店門檻高不容易,但擺地攤的熱度會瞬間爆起來。
他們能想到跟風去賺錢,別人自然也會想到。
爆起來后所有人都來分一杯羹,每個人能賺到的錢也就有限了。
在小說里,韓霆和超子鍋蓋也是跟了風的。
他們一會倒騰著賣賣這個,一會倒騰著賣賣那個,運氣好的時候能賺上不少,不好的時候則會壓貨虧損。
當然他們也無所謂賺多少錢,主要就是跟大潮趕時髦。
即便賺到了一些錢,也很快就吃喝玩樂浪掉了。
等過了這個年,從明年開始,社會風氣會更加開放,城市里年輕人之間會流行起喇叭褲、花襯衫、爆炸頭、蛤鏡、錄音機這一些。
韓霆他們賺點錢就花這些上了,他們生活的主要內容不是賺錢,而是追求瀟灑和時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