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談寧投職棒球俱樂部的消息很快就在親人間傳遍了。
晚飯的飯桌上,堂哥堂嫂吃驚到說不出話來,夫妻倆對覷片刻,堂嫂率先開口問丈夫“你懂棒球嗎”
談海天說“不懂”。
堂嫂“你是男人你怎么也不懂。”
談海天冷不防遭到言語攻擊,“我、我”地噎了好半天,最后說“那我們接下來做姐妹好吧。”
堂嫂“”
夫妻倆實在想不出什么特別的詞來夸獎談寧此番的特立獨行,好不容易憋出三個字“有個性”,半分鐘后,又沒忍住再說了一次“有個性”。
談寧好笑之余,也清楚自己走上了一條大家都不是很理解的道路。
談海天問談寧“你不會是從小就有一個棒球夢,但沒好意思跟大家說吧”
蘇麗華聽后倒很平靜,說“你某個遠方姑婆家的孫子就是打棒球的。”
談寧沒想到他們家族的血液里竟帶了點棒球基因,還有些欣喜地認為自己接下來對業務的上手速度會比預想得快一些,下秒蘇麗華又說“可惜打的很一般,已經轉行干別的了。”
談寧聽得直搓眉,雖然她知道一個家庭代表不了什么,但蘇麗華和談海天尚且屬于比較喜歡接觸新鮮事物的人群,都對棒球一無所知,或許懷城根本沒有發展棒球的文化土壤環境,前路一片黑暗。
倒是談小澤裝模作樣地用筷子點點飯碗,說“姑姑,我懂一點。”
談初雨出言更是囂張,沖談寧比了個手勢“那我不僅懂,還略帶一點天賦。”
談海天沒好氣地拍自家閨女腦袋“你碰過棒球嗎,就敢說自己有天賦。”
談初雨哼了一聲,不服氣地說“上節體育課,我是我們班唯一一個擊球擊中的。”
堂嫂愣了愣,納悶“你們學校的棒球場不是一直擺設用的嗎”
談小澤說“這學期換了個體育老師,可厲害了,什么都會。”
談寧聽談小澤描述他們的體育課,一會兒打網球,一會兒打排球,有些意外現在小學生的娛樂生活那么豐富。
問了堂嫂,才知道是立松集團資助給學校建的體育館,光她們市已知的就有七八所,放大到整個懷城,恐怕已經突破三位數。
之前場館荒廢是因為師資力量沒跟上,現下有政府人才政策并行,長此以往地推行下去,城市體育氛圍一定會有所改善。
談寧夸了句厲害,飯后倆小孩就試圖拉著談寧促膝長談,把他們學校里學到的那點棒球知識對談寧傾囊相授。
可惜四年級小朋友的轉述能力有限,許多詞語半編半捏造,談寧上維基百科都查不出個所以然來。
最后她給季凌發了信息,找他要了串書單,決定上購物軟件采購一批,慢慢補功課。
入職的手續談妥,季凌給談寧兩個月的適應期,專門給她配了個有經驗的助理。
談寧每天往返于室內、外棒球場和俱樂部辦公室之間,努力認人和熟悉場地,稍有時間就捧著她那本棒球運動從入門到精通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