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東河呂榮去縣城打探消息了,葉云祝大柱招呼十幾個人開始了訓練,陳朽木聶石帶著人們在田里收糧食,無所事事的趙山崗在自家牛棚上曬太陽。
當然并非真的那么閑,而是戰勝了賊人,他該打算下之后了。
事實上也不得不打算了,因剿滅伏桑山之事影響甚大,接下來定會面對較大余波,就像之前聞訊而來寇大虎等人那般。這對趙山崗來說是機會,也將直接影響他最后的決定,所以不能錯過。
而他關于今后的打算并不復雜,一是不做山賊,二是肯定要離開。
之所以不做山賊,因五代十國雖是大亂世,但各個割據政權相對而言還是較為穩定的,亂也是統治階層的最頂端亂,底層百姓雖身處水深火熱但并不具備推翻統治者的條件,那賊寇便只能是賊寇,這與他的志向不符。
當然他對眼下所處的南漢并太了解,其政權或許并不像后周后唐后蜀那么穩定,可即便能夠以武力推翻,國家也會元氣大傷,屆時如何抵抗其他政權的侵襲,又如何能夠爭霸天下?
沒錯,這便是他的志向。既然上蒼眷顧讓他死而復生,那他便要比上輩子更加浩浩蕩蕩地活一場,身處亂世烽煙,既然這個天下終會姓趙,為何不是他?
所以他離開這深山野嶺是毫無懸念的,關鍵是怎么離開?去哪兒?
“嗨,給牛添些草,再打兩桶水。”
“呃……”
趙山崗正憧憬他的宏圖大志呢,極不合時宜的喊聲從屋里傳來。當然這種活平時阮青蘭不會喊他,是因他讓阮青蘭無事多開解開解上官無罪嘛,這時正開解著呢,于是活只能喊他干了。
“趙大哥,趙大哥……”
“怎么了?”
“來了很多別村的人,此刻都在村口呢。”
“為何而來?”
“道謝。”
趙山崗并不意外,這便是剿滅伏桑山后的余波,有山賊前來投奔,也定會有村民前來道謝,甚至可能還有更多。所以說做事不可只看眼前利益,鼠目寸光者難成大事,而如今情形早在趙山崗的考慮之內,也是他最初決定參與反抗的主要原因。
當然趙山崗不是神,只是個普通人,總有他始料未及的事,比如救下上官無罪完全是意料之外,這其中有多少理性多少感性他真的分不清楚。他同樣也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比如此時,面對著一眾撲通下跪梆梆磕頭的村民們。
“大家快快請起,我們剿滅伏桑山只是為了自己,于眾位及各個村子并無任何恩情可言,大家如此這般,著實叫我等慚愧不已……”趙山崗能理解這些外村人的心情,可這么一大堆人跪在村口又哭又嚎的沒完沒了也實在難受,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哭喪呢。
“嗚嗚,感激好漢們殺了伏桑山那幫惡賊,為我家大蘭報了仇……”
“嗚嗚,諸位好漢殺了伏桑山那群惡賊,使我家娘子冤仇得報……”
“嗚嗚,感激好漢們……”
趙山崗費了半天勁終于將這些人一個個扶了起來,而那些仍哭嚎不停的他也看出來了,確實是哭喪呢,哭給他們各自被賊人害死的家人,只是在家哭多省事啊,大老遠跑這兒來干嘛,估計是人多哭著熱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