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又被吸引住了視線,紛紛圍了過來。
“小侯爺又要搞什么活動了”
店小二們又不停穿梭在人群里解釋。
“諸位父老鄉親,你們后日帶上一坨棉花到城門口去,大坨小坨無所謂,新舊也無所謂,沒有棉花,有鴨絨鵝絨,或者羊毛也行,只要洗干凈的都可以。”
“帶這些東西作甚”
店小二們又解釋,“侯爺現在急缺保暖的棉花,總之,棉花也不是白拿大家的,侯爺為大家準備的報酬定然是不會讓各位父老鄉親們失望的,甚至還能終身受益。”
百姓也能想得到,祁小侯爺緊缺棉花,大概是為了城外的災民,前幾天也有人見到了小侯爺和王家布莊的當家人頻繁來往。
所以他們猜測,應該是小侯爺找王家買了布,然后現在缺填充物,他們京城周邊并不盛產棉花,大多數棉花都是邊疆那邊拉過來賣的。
總之,短時間要買足夠給災民御寒的棉花,不容易啊,想必也是因為這樣,侯爺才想著讓大家一人捐獻一把棉花吧
百姓們深思,一坨棉花,不拘大小,也不拘新舊,說實在的,這里是京城,哪怕是小乞丐都能拿出一張舊棉被。
從棉被里摳一坨棉花出來,也不影響自己取暖。
誰家都不缺這一點。
有人在人群中高聲說。
“想來侯爺也是為了做善事,咱們普通老百姓沒啥錢,也沒啥能力,就算想幫忙也沒處使勁,城外的災民,也是咱們大晉的子民,不說別的,出一把舊棉花還是可以的。”
又有人接話。
“食之禪的店小二也說了侯爺不會白要咱們的棉花,我準備把我小時候的舊棉衣拆出來。”
“算我一個,我小孫子去年冬天的襁褓也沒啥用了,被小孫子尿過不知道多少回了,家里人也嫌棄,不如再拿熱水洗洗,送給災民,洗干凈了也能用。”
“也算小女子一個。”
“還有我。”
百姓們聞聲趕來,聽完消息之后,又匆匆離去,都在琢磨自家能拿出什么東西來幫一幫災民們。
天災已經很可憐了,現在還流離失所,馬上就要下雪了。
從前沒有人組織過這樣的行動,他們也不敢貿貿然地單獨闖入災民堆里,如今有祁小侯爺帶頭,他們也是愿意出一份力的。
在這一刻,他們甚至都沒有細想祁小侯爺到底會給他們準備什么樣的報酬了。
消息傳到祁秋年耳朵里來的時候,還是不免被百姓們感動了一把,善良的人還是很多的。
其實他之前想的,無非就是能收多少算多少,反正也不會有人去計數,到時候他就可以從空間里倒騰一批棉花混在一起。
復仇是必然要做的事情,但是災民他也是真的想安置。
在末世前,他們祁家也能算得上小說里寫的那種豪門世家了,每年都會花費不小的金額做慈善,這是他們家的傳統。
哪怕他們家現在就只剩了他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