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給自足,說得容易。
戰止戈又嘆息,“就算要自己修建火炕,那也得要有材料才行。”
人力不花錢,修建火炕的磚塊得要花錢買吧
每年的軍費就那么多,要是出了什么岔子,都是他們戰家自掏腰包補貼,根本沒有余錢去修建火炕。
說個實在的,戰家雖然是國公,爵位都做到頭了,但實際府上的收入并不算富裕,比起很多京中權貴都不如。
祁秋年還他一拳,“那咱們就自己燒磚唄,那么多將士,也不是整天都在訓練,總能抽出時間。”
戰止戈的目光鎖定祁秋年,“所以你會燒磚”
“會啊。”祁秋年沒什么不好承認的。
這個時代的工藝難以發展起來,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大多數掌握一門技術的人才,都把技術捂得嚴嚴實實的。
哪怕是教徒弟,都要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最終導致技術難以傳承,更難傳播。
燒磚也是一門技術,大多都是家傳技術。
而這個時代燒的磚還是難度更高一些的青磚,而不是紅磚。
青磚確實更堅實牢固,但紅磚也不差,后世建房,哪怕是高樓大廈,也多用紅磚,現在燒紅磚砌火炕,完全綽綽有余。
祁秋年拿來筆紙,“我給你寫一個紅磚的燒制方式,怎么挖磚窯都給你寫上,都是簡化過后的,操作起來不難。”
至于要砌火炕,更簡單了。
戰止戈拿著祁秋年寫好的秘方,激動得坐立不安,恨不得現在就把這件事給落實了,讓將士們也少受點凍。
祁秋年見他如此,“也不急這一時半刻,你不如想想將士們還缺什么,看我能不能想想辦法。”
戰止戈還真就立馬坐下來了,“缺糧餉。”
祁秋年“”
大晉已經近十年沒有大戰了,偶爾各個邊境有摩擦,那都是小打小鬧。
國庫還算充盈,但每次將士們要糧餉,總能找借口一拖再拖,也不是皇帝不給批,捫心自問,這個老皇帝雖然在功績上沒有太大的建樹,但也算得上是一個勤政為民的好皇帝。
只不過管錢的是戶部,那戶部尚書是個之乎者也的老頑固,平日里就最不喜歡武將打打殺殺那一套。
每次撥款都要找各種理由,現在不打仗,要不了那么多糧餉,前幾年甚至還主張裁軍,反正又不打仗,沒必要養上百萬大軍。
那次是武將前所未有的團結,沒有人同意裁軍。
總之,最后的結局是不裁軍,但軍費是縮了又縮,現在將士們勉強只夠一個溫飽。
這也是個千古難題啊。
祁秋年雖然不是土生土長的古代人,但也看過那么多的古裝電視劇,不管是哪個電視劇,但凡涉及朝堂的,都有軍費不足這個問題。
他仔細回憶華夏近現代歷史上是如何解決的,有個大概的記憶,缺少了些細節。
他嘴唇翕動,反復念叨,“閑時為農,戰時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