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星并未領略到系統的意思,也懶得再問。
經過她的觀察,這個系統基本上是有問必答,但當問到關鍵問題時便會答非所問。
程星當下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轉眼她來到這里已經一周,大部分時間都待在醫院里,雖然每天都跟姜瓷宜待在一起,但并沒有認真地幫姜瓷宜把過脈,也沒有通過望聞問切的基礎看診手段來判斷她當下的身體狀況,更不知道她腿恢復到了什么程度。
但她今天留了個心眼,姜瓷宜出院時,她找姜瓷宜的主治醫生要了姜瓷宜的檢查結果。
所以此時夜深人靜,她坐在書房里開始研究姜瓷宜的問題。
腿是因為劇烈撞傷,胯骨神經和腿部神經損傷,導致腿部失去直覺。
而她體虛畏寒,手腳經常是冰涼狀態,是因為脾胃不好,消化系統也有問題。
程星立刻在網上買了三盒益生菌,第二天就會送到家。
汀蘭公館的書房干凈到纖塵不染,一看原主就沒進來過,書架上的書也五花八門,各類型的書都有,社科人文和小說類書籍占大多數。
不過程星有之前在那家書店里買來的書,她又在抽屜里翻找了一下,找到一摞全新的筆記本,還有尚未拆封的圓珠筆,程星拿了兩個筆記本出來。
一個用來當她的學習筆記,另一個用來記錄姜瓷宜的診療計劃和恢復結果。
程星根本不擔心筆記本被人發現,會讓人懷疑她的身份。
因為她跟所有的醫生有一個共同點字跡潦草。
常有人調侃學醫的都有自己的文字體系,去醫院里開完的藥方只有負責拿藥的護士能認得出來。
程星屬于平常寫字還算規矩的人,慢點寫也能寫成一手小楷,但只要寫快了就會很潦草。
而且她的那種潦草跟尋常人還不同。
很多醫學生都是在工作以后,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才變得潦草。
但她是小時候學寫字的時候就經常跟在外公外婆和爺爺奶奶身邊學,所以幼兒園老師經常在放學后把她單獨留下,就因為她一手潦草字跡。
因為這點,小時候她不知道被打了多少手板,掌心都打紅了。
程星做筆記和寫診療計劃的時候完全不用刻意,隨便一寫就沒幾個人能認出她的字。
就算被別人看見這兩個本子,充其量會說她是在鬼畫符。
程星這幾天觀察了好幾天,勉強可以建立起簡單的患者檔案。
患者姜瓷宜
年齡25
身高165
體重44kg存疑,可能更瘦
職業法醫法學科研人員
既往慢性病史無
程星著手開始針對姜瓷宜的身體狀況來做出適合她的診療方式。
藥浴配合針灸和按摩,再加上中藥調理,肯定
是見效最快的。
但程星并沒有百分百的把握。
她之所以篤定中醫學可以治好姜瓷宜的腿,是因為原書中寫的就是沈晴雪找了很多國內外的專家來幫姜瓷宜治腿,但都不見成效,最終是找了一個老中醫,通過針灸和藥浴的療法刺激她的腿恢復了知覺。
程星的技藝雖還不及聲名遠揚的外公,但在針灸方面天賦異稟,再加上她家獨門按摩的手法,應該也能跟書里那位老中醫比比。
不能也沒辦法,程星現在就是被逼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