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縉云把手機從他手里抽走,不等喬卿反應過來,就給他脖子后面塞了一個頭枕,還順手揉亂了某位導演昨晚剛洗過的蓬松檸檬味小卷毛。
喬卿扁了扁嘴角,用帶著埋怨的眼神瞪了他一眼,換來封縉云一個包容的溫和笑容。
車子駛過一片林蔭大道,細碎的陽光透過茶色車窗映照在男人的側臉,朦朧的光線像是相機過曝后拍攝出來的照片,像是青春電影中回憶初戀時閃回的片段,有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可惡,居然用美男計。
喬卿的臉頰有點發燙,他飛快地移開了視線,閉上雙眼假寐起來。
三天后。
一段名為我在一家福利院,看到了真正的死亡教育的直播錄屏,在獲得了多家官方媒體的轉發報道后,成功登頂熱搜
發布這條長視頻的,是一個在行業內還算有名的教育博主。
不少網友們見他還帶了鬼怪公司的電影標簽,不禁有些納悶你一個搞青少年教育的,應該和這部電影八竿子打不著關系吧
但視頻接下來的內容,完美回答了他們的疑惑
博主先是通過鏡頭,帶領觀眾參觀了一圈這座新建福利院的內部環境和各項設施,又帶領著他們,簡單逛了逛前院的活動區域和后面的倉庫。
但這些都不是這期的視頻的重點。
他很快來到院長的辦公室,將鏡頭對準了孩子們每周都要寫給院長的日記。
這些都是對福利院每個參觀者和領養者公開的,孩子們在寫之前也都被告知了,所以不存在偷看日記的問題。
日記本是門口文具店批發買的,七毛一本,紙張很差,裝訂得也歪歪扭扭。
視頻播放到這里的時候彈幕已經不能看了,全都是在罵福利院喪盡天良,連給孩子們買點好本子的錢都沒有,還裝模做樣的搞什么慈善
搞不好就是打著慈善的名頭,實則跑來消費大家善心、中飽私囊的
但博主用平靜的一番話,讓這些在彈幕里叫囂著要關閉福利院徹查財務的人,全都閉口不言了。
“這家福利院的絕大多數孩子,”他說,“都是喬卿導演在解夢師拍攝期間,從各個偏遠地區帶到這里的。其中有一些,還在電影里露過臉,當過兒童群演。”
“你們覺得這些本子很破,很差勁,但是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他們人生第一次,能夠用上嶄新的、不限量的本子,用途還是奢侈地用來寫日記。”
他告訴觀眾們,對于這群平均年齡都不到十三歲的孩子們來說,演過福利院投資人拍攝的電影,那是值得吹噓好久好久的驕傲經歷。
盡管他們在電影中出場的時間可能都不到一秒鐘,占據的畫面只有米粒大小,他們還是會一遍又一遍、不厭其
煩地對其他孩子說著那短短幾個小時的新奇體驗。
大部分時候,并不是他們有意想要炫耀,而是所有孩子們都追著他們詢問細節,無論聽了多少次,都聽不膩。
“夸贊的話可以脫口而出,詆毀的話要三四后行,”博主說,“在評價這所福利院之前,不如先聽聽這些孩子們的心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