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恒回家的時候滿嘴罵罵咧咧“不是說馬路都啟用新的自溶解技術了嗎,今年怎么還這么多雪堆。”
從學校回家的短短十分鐘路程里,楊恒小同學一共摔了十跤,其摔倒頻率比分針都更穩定。
景長嘉掃了一眼他的鞋,無奈道“回校換一雙鞋,你那鞋根本不防滑。”
楊恒舍不得“它好看啊。”
“那就受著吧。”景長嘉說,“你們放寒假了嗎”
“沒呢還要半個月。”楊恒慢吞吞地掏出一沓厚厚的卷子,“周末兩天,做這么多。讓我死了算了。”
他癱在沙發上看著他哥“你別告訴我你已經放假了。”
“小同學,哥哥我可不一樣。我開學就沒上過課。”景長嘉說著忍不住笑了起來,“熬吧,熬完三年,爭取考來做我的學生。”
這話他在醫院的時候也說過,那時候楊恒根本沒當過真。可現在看著他哥這一路往天才科學家狂奔的架勢,楊恒忍不住認真考慮起這個問題來。
“你們學校招老師,不都得博士嗎你要三年念完博開始收學生啊”楊恒覺得這件事有點夸張了。
景長嘉裝模作樣地想了想,逗他“看我們小恒什么時候想考,我就什么時候收學生。”
“那還是算了吧。我才不要當你的學生我不要學數學”
楊恒咸魚癱軟垂死掙扎了半天,只能掙扎著坐起來,拎起自己的試卷“我去寫作業了。”
“去吧。”景長嘉揮了揮手,看著他進了書房,才重新將自己的注意力放在這一期的世界數學會刊上。
這一期的世界數學會刊在所有新論文之后,做了一個小猜想主題合集。將近幾十年數學界各個前沿領域的比較重要的猜想們做了個簡單的集合。
這里面最吸引景長嘉視線的,是一個關于高維代數簇的極小模型猜想。這是一個自提出以來,已經超過了半個世紀的難題。
它看起來和極小量子模型相似,但它的本質卻和奇點解消一樣,是一個古典代數的問題。之所以叫極小模型,是因為它對于高維代數簇做出了系統的結構分類。
一個細致、大膽還異常聰明的猜想。
而景長嘉之前對于奇點解消的工作,正能為這一猜想進一步的可能性。
景長嘉神采奕奕地登錄了文獻網站,準備先將這個領域的論文都看一遍。
自極小模型猜想提出五十余年來,無數的數學家對此發起沖鋒,在它的系統分類上提出新的問題,又解決舊的問題。
景長嘉被它璨璨的智慧光芒吸引,投入進這個框架之中,一忙碌就忙到了第二年的二月底。
再過小半個月,庫貝納的第二十五屆麥田獎就要召開。
景長嘉去學校與同行的老師們見了個面,又領回
了自己的證件,然后緊急地跑去醫院復查。
這一次檢查如果再沒有別的問題,以后就無需這樣頻繁的跑醫院了。至于骨頭疼這件事,既然查不出來,他也就沒與醫生提。
反正這也該是當初系統故障引起的一些后遺癥,等系統用能量慢慢溫養,總有好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