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景教授”
景長嘉剛跨進數學系的行政樓,就聽見一個熟悉的聲音。
他循聲抬頭,就見孟古今正快步從樓梯上跑下來。他看起來似乎是有什么急事,急得他都沒耐心等電梯了。
“可算找到你了。”他快步跑到景長嘉面前,喘著氣問,“小景教授最近帶學生感覺怎么樣”
“還可以。大家都是主動選我這個班的,我也算是丑話說在了前頭。目前大家的學習態度還比較積極。”景長嘉笑著道,“我觀察有幾個孩子,估計以后要往計算機發展。孟教授有空來給我們班做月度指導啊。”
“小景教授開了口,那我必然愿意的。”孟古今笑道,“不過我現在,確實有問題想請小景教授來幫幫忙了。”
景長嘉聞言一愣“怎么了”
“去我們實驗室,邊走邊說。”孟古今說。
孟古今回國后,因著種種原因,沒有回到他的母校龍大,反而選擇了加入玉京的計算機系,成為了一名人工神經網絡方向的博導。同時也加入了玉大的模擬ai芯片實驗室。
玉大的模擬ai芯片的研究也展開了好些年,他們采用了與頓涅瑟斯完全不同的神經網絡模型。孟古今加入后,結合兩者模型的優點,對整個深度神經網絡進行了再一次的優化調整。
之后景長嘉帶著算法歸來,再次將神經網絡模型進行了優化。這一套極其專業的模型一來,直接讓他們看見了新型芯片落地的可能性。
再經過這兩個月的高強度加班,他們終于成功做出了第一枚實驗芯片。
“但是各項測試數據,與理論差別有些大。”孟古今說,“我想請你看看是不是我們的算法模型還是有些問題。我感覺在神經突觸的選擇上,沒有走最佳路徑。”
那個算法模型是他們實驗室自己結合改進的,想來比起景長嘉親自出手,還是差了點東西。
景長嘉一聽,毫不猶豫地應了下來“好,我先看看。你們確定在設計上沒什么問題吧”
“理論上來說應該沒有。實際上應該還有優化空間。”孟古今說著就苦笑了起來,“這個東西想調整改進,路是沒有盡頭的。”
景長嘉也贊同道“但還是要盡力找到一個,能在實驗室與大規模運用中取得平衡的版本。”
“我們的制作工藝也有掣肘。難啊。”孟古今嘆了口氣,“那座新研究中心里面聽說有一座半導體實驗室,也不知道會派誰主導。要是能把下一代半導體搞出來也不錯。畢竟我們現在的用的超純硅幾乎走到頭了。”
景長嘉也點了點頭,他之前就有這樣的想法。當算法到達現今的極致后,再想有突破必須從別的方法下手。
“如果有新一代的半導體,芯片的構造和性能上,或許會產生顛覆性的飛躍。”
兩人一邊說著話,一邊走進了模擬ai芯片實驗室。
實驗室里還有好幾個學生在做實驗。一見孟古今領著景長嘉進門
,紛紛驚呼出聲“嘉神”
“嘉神歡迎來我們實驗室”
“嘉神是來優化我們的算法的嗎”
“嘉神忙完了給我簽個名好不好哇”
“大家好呀。”景長嘉笑瞇瞇地打了個招呼,又問那個喊著要簽名的學生,“要簽名做什么呀”
那個學生虔誠的回答“回去掛著,保佑我順利畢業不掛科。”
實驗室頓時一片笑聲。
景長嘉應了這個請求,就跟著孟古今去了他的辦公室。
針對性優化算法并非是一個簡單的問題。景長嘉接了這個工作,每天空閑時間幾乎都泡在了芯片實驗室里。
他必須吃透這支芯片的深度神經網絡,才能針對性的進行優化處理。